第1章 煙火固相反應
1.1 煙火藥、推進劑與炸藥
1.2 煙火固相反應物
1.2.1 晶體
1.2.2 缺陷
1.2.3 固相反應物活化
1.3 煙火固相燃燒反應
1.3.1 固相反應
1.3.2 固相反應溫度
1.3.3 基本煙火燃燒反應
1.3.4 煙火固相反應基本條件
1.3.5 預著火反應
1.3.6 氧平衡
1.4 煙火燃燒熱效應
1.4.1 熱值
1.4.2 生成焓
1.4.3 燃燒熱
1.4.4 絕熱火焰溫度
1.4.5 典型煙火藥燃燒溫度
第2章 點火與傳播燃燒
2.1 煙火藥點火
2.1.1 點火溫度
2.1.2 點火時間
2.2 能量傳遞機理
2.2.1 能量反饋與活化能
2.2.2 熱傳導
2.2.3 輻射傳熱
2.2.4 對流傳熱
2.3 傳播燃燒
2.3.1 燃燒歷程
2.3.2 基本條件
2.3.3 傳播指數
2.4 燃燒速度
2.4.1 煙火藥組分對燃燒速度的影響
2.4.2 煙火藥物理參數對燃燒速度的影響
2.4.3 壓藥壓力對燃燒速度的影響
2.4.4 環(huán)境因素對燃燒速度的影響
2.4.5 燃燒表面積的影響
2.4.6 燃燒速度小結
第3章 約束煙火藥準穩(wěn)態(tài)固相燃燒
3.1 經典固相反應理論
3.1.1 縮核(無孔固體)模型
3.1.2 顆粒(多孔固體)模型
3.1.3 成核—生長模型
3.2 煙火藥燃燒物理模型
3.3 無量綱化與外部問題
3.4 反應區(qū)解
3.5 漸近模型及線性穩(wěn)定性分析
3.5.1 漸近模型及其基本解
3.5.2 氣體滲透亞層中基本解分析
3.5.3 線性穩(wěn)態(tài)性分析
3.5.4 線性穩(wěn)態(tài)性分析漸近展開式
3.6 色散關系
3.6.1 前導階分析與色散關系
3.6.2 前導階色散關系校正
3.6.3 色散關系分析
第4章 煙火火焰輻射
4.1 火焰發(fā)光與熱輻射
4.1.1 火焰結構
4.1.2 煙火火焰輻射特征
4.1.3 有色發(fā)光火焰
4.1.4 火焰熱輻射
4.2 火焰熱輻射面積
4.2.1 火焰輻射面積計算
4.2.2 增大火焰輻射面積途徑
4.3 火焰中的炭黑粒子
4.3.1 火焰生成炭黑
4.3.2 炭黑粒子聚集生長
4.3.3 炭黑氧化
4.3.4 炭黑粒子發(fā)射率
4.4 煙火火焰紅外輻射效應
4.4.1 火焰輻射強度
4.4.2 火焰輻射強度時域變化
4.4.3 火焰輻射強度空間分布
第5章 自放熱煙火煙云輻射
5.1 熱煙云物理特性
5.1.1 煙云溫升
5.1.2 熱傳遞時間尺度
5.1.3 熱煙云飄浮
5.2 煙火熱源
5.2.1 對煙云光學厚度的貢獻
5.2.2 輻射功率
5.2.3 輻射熱傳遞
5.2.4 重力沉降
5.3 表觀溫度和直接透過率
5.4 光學厚度
5.5 嵌入煙火熱源的煙云輻射
5.5.1 源函數確定方法
5.5.2 等溫高斯煙幕源函數
5.5.3 等溫煙云發(fā)射率與反射率
5.5.4 非等溫煙云發(fā)射函數(溫度分層)
5.6 煙云熱輻射對探測器的影響
5.6.1 煙云表觀溫度
5.6.2 輻射對比度(熱導數)
5.6.3 信噪比與信噪比透過率
參考文獻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