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電子戰(zhàn)定義與電子戰(zhàn)分類
第2章 頻率
第3章 天線
3.1 極化損失
3.2 天線效率
第4章 無線電傳播
4.1菲涅耳區(qū)距離
4.2傳播損耗模型
4.3傳播模型的選擇
4.4視線損失
4.5視線損失圖解
4.6 雙程損失
4.7 雙程損失圖解
4.8 繞射幾何模型
4.9 繞射幾何模型圖解
4.10 海平面的大氣衰減
4.11雨、霧衰減
第5章 接收機靈敏度
5.1 系統(tǒng)噪聲
5.2 調頻信號
5.3 數字信號
5.4 有效距離(視線傳播)
5.5 有效距離(雙程傳播)
5.6 KED效應對有效距離的影響
第6章 通信干擾
6.1 一般情況
6.2 RCV 360度下的情況
6.3 干擾效果
第7章 干信比和干擾占空比的要求
7.1 對抗模擬調制器
7.2 對抗數字調制器
第8章 通信電子防護(低截獲概率通信)
8.1 抗干擾優(yōu)勢
8.2 跳頻
8.3 線性調頻
8.4直接序列擴頻
第9章 干擾低截獲概率通信
9.1 低速跳頻
9.2 快速跳頻
9.3 線性調頻(長掃描)
9.4 線性調頻(掃描位)
9.5 直接序列擴頻
9.6 部分頻帶干擾
第10章 雷達特性、
10.1 雷達距離方程
10.2 雷達回波功率方程
10.3 雷達分辨單元
第11章 雷達干擾
11.1 自衛(wèi)干擾
11.2 燒穿距離
11.3 遠距離干擾
11.4 燒穿距離
第12章電子防護
第13章 消耗型干擾措施
13.1 箔條RCS
13.2 燃燒棒
13.3 消耗型誘餌
13.4 拖曳式誘餌
第14章 誘餌
14.1 有源誘餌
14.2 雷達信號轉發(fā)誘餌RCS(固定有效發(fā)射功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