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一般工業(yè)技術計算社會學:系統(tǒng)應用篇

計算社會學:系統(tǒng)應用篇

計算社會學:系統(tǒng)應用篇

定 價:¥99.00

作 者: 郭斌 梁韻基 於志文
出版社: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11743989 出版時間: 2024-03-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 字數:  

內容簡介

  自2009年至今,計算社會學步入了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多學科的深度交叉融合,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據科學方法的快速發(fā)展以及跨空間、多模態(tài)數據的快速富集等都使得計算社會學得到蓬勃發(fā)展,讓社會科學研究呈現出嶄新面貌,為解釋人類行為、群體認知、社會演化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和方法支撐。本書采用漸進式的組織思路,以人工智能的經典模型為基礎理論支撐,從社交網絡分析、網絡動力學、社交媒體挖掘與社群智能三個維度進行延伸,圍繞典型應用系統(tǒng)梳理計算社會學的代表性應用。在兼顧廣度和深度的前提下,本書深度融合計算機科學、社會學、人工智能、復雜網絡、統(tǒng)計學和自然語言處理等多學科的專業(yè)概念,突出社會計算學近年來的研究成果和關鍵技術突破。本書為人工智能與社會科學交叉融合提供了系統(tǒng)性的理論框架、方法體系與應用闡釋,是研究人員、專業(yè)人員以及工程、計算、AI、互聯網等領域的技術人員不可或缺的參考資料,同時也可作為相關領域的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

作者簡介

  郭斌,工學博士,西北工業(yè)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副院長,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工信部智能感知與計算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一帶一路”智能物聯網國際合作聯盟秘書長。2009年在日本慶應大學獲博士學位,2009-2011年在法國國立電信學院進行博士后研究。主要從事普適與泛在計算、移動群智感知、人機物融合群智計算方面研究。在IEEE/ACM匯刊等國內外重要期刊和會議上發(fā)表論文150余篇,曾獲得自然科學一等獎、陜西省自然科學一等獎以及IEEE UIC’17等國際會議“最佳論文獎。梁韻基,工學博士,西北工業(yè)大學計算機學院副教授,任CCF普適計算專委會委員。主要研究方向為群智感知、智能物聯網、信息系統(tǒng)等。在IEEE TDSC、IEEE TMC、ACM TKDD、ACM TOSN、IEEE TIV等國際著名期刊和 AAAI、ACM UbiComp等國際會議上發(fā)表論文50余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青年項目、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子課題、人工智能2030計劃子課題等。獲得陜西省自然科學一等獎、陜西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特等獎。於志文 工學博士,西北工業(yè)大學教授,哈爾濱工程大學副校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國家重點研發(fā)專項項目首席科學家。人機物融合群智計算重點實驗室主任,工信部智能感知與計算重點實驗室主任。主要從事移動互聯網、普適計算、人機系統(tǒng)、社會感知等領域的研究工作。已在IEEE TMC、IEEETKDE等國際頂級學術期刊和INFOCOM、ACM UbiComp、KDD 等國際會議上發(fā)表論文150余篇。擔任IEEE Transactions on Human-Machine Systems、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ACM IMWUT等國際權威期刊編委,擔任ACM UbiComp、IEEE PerCom、IJCAI 等國際會議程序委員或主席40余次。擔任ACM西安分會主席,IEEE高級會員,中國計算機學會會士、常務理事、普適計算專業(yè)委員會主任等。曾獲中國計算機學會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獎、中國計算機學會青年科學家獎、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自然科學一等獎和陜西省科學技術一等獎。

圖書目錄

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
前言
第一篇 網絡動力學篇
第 1 章 級聯行為 ……………………… 2
1. 1 網絡中的級聯現象 …………… 2
1. 1. 1 級聯現象 ………………… 2
1. 1. 2 信息級聯 ………………… 3
1. 1. 3 級聯的特點 ……………… 5
1. 2 級聯與聚簇 …………………… 5
1. 2. 1 級聯行為下的協調博弈 ………………… 6
1. 2. 2 網絡聚簇對級聯的
影響 ……………………… 9
1. 3 網絡級聯模型………………… 11
1. 3. 1 獨立級聯模型…………… 11
1. 3. 2 線性閾值模型…………… 14
1. 4 逾滲理論與晶格模型………… 15
1. 4. 1 逾滲現象………………… 16
1. 4. 2 基本逾滲模型…………… 16
1. 4. 3 晶格模型………………… 20
1. 5 社會逾滲模型………………… 22
1. 5. 1 復雜網絡逾滲…………… 23
1. 5. 2 定向逾滲模型…………… 24
1. 5. 3 首達逾滲模型…………… 25
1. 5. 4 爆發(fā)性逾滲模型………… 25
小結 ………………………………… 27
習題 ………………………………… 28
參考文獻 …………………………… 30
第 2 章 隨機網絡 ……………………… 33
2. 1 隨機網絡模型………………… 33
2. 1. 1 ER 隨機網絡模型 ……… 33
2. 1. 2 P1 隨機網絡模型 ……… 35
2. 1. 3 P2 隨機網絡模型 ……… 40
2. 1. 4 指數隨機網絡模型……… 41
2. 2 隨機網絡模擬實驗…………… 42
2. 2. 1 隨機網絡生成…………… 43
2. 2. 2 隨機網絡特性…………… 45
小結 ………………………………… 49
習題 ………………………………… 49
參考文獻 …………………………… 50
第 3 章 小世界現象 …………………… 51
3. 1 小世界現象: 六度分隔……… 51
3. 1. 1 六度分隔實驗…………… 52
3. 1. 2 六度分隔實驗拓展……… 53
3. 2 小世界網絡模型……………… 54
3. 2. 1 W-S 模型………………… 54
3. 2. 2 W-S-K 模型……………… 58
3. 2. 3 其他改進的 W-S 模型 …… 60
3. 3 小世界模型仿真……………… 61
3. 4 小世界模型應用……………… 64
小結 ………………………………… 65
習題 ………………………………… 66
參考文獻 …………………………… 66
第 4 章 冪律分布網絡 ………………… 69
4. 1 冪律…………………………… 69
4. 1. 1 冪律的定義……………… 69
4. 1. 2 冪律的應用……………… 72
4. 2 馬太效應與長尾效應………… 73
4. 2. 1 馬太效應的定義………… 73
4. 2. 2 長尾效應的定義………… 75
4. 3 無標度網絡…………………… 76
4. 3. 1 現實網絡的無標度
分析……………………… 77
4. 3. 2 無標度網絡的定義及
特性……………………… 78
4. 3. 3 無標度網絡的典型構建
模型……………………… 81
小結 ………………………………… 85
習題 ………………………………… 86
參考文獻 …………………………… 86
第 5 章 流行病學 ……………………… 91
5. 1 倉室傳染病模型……………… 91
5. 1. 1 經典傳染病模型………… 91
5. 1. 2 擴展傳染病模型………… 95
5. 1. 3 疾病傳播閾值理論……… 98
5. 1. 4 傳染病的防控…………… 99
5. 2 復雜網絡傳染病模型 ……… 100
5. 2. 1 接觸網絡模型中的疾病傳播 ………… 102
5. 2. 2 集合種群模型中的疾病傳播 ………… 104
小結………………………………… 108
習題………………………………… 108
參考文獻…………………………… 108
第二篇 社交媒體挖掘與社群智能篇
第 6 章 自然語言處理 ……………… 112
6. 1 自然語言處理概述 ………… 112
6. 2 語言模型 …………………… 115
6. 2. 1 統(tǒng)計語言模型 ………… 116
6. 2. 2 神經網絡語言模型 …… 117
6. 2. 3 語言模型評價指標 …… 120
6. 3 文本表示 …………………… 121
6. 3. 1 離散表示 ……………… 121
6. 3. 2 基于共現矩陣的分布式表示 ……………… 122
6. 3. 3 基于神經網絡的分布式表示 ……………… 123
6. 4 預訓練動態(tài)詞向量 ………… 127
6. 4. 1 預訓練概念 …………… 127
6. 4. 2 ELMO 模型 …………… 128
6. 4. 3 GPT 模型 ……………… 129
6. 4. 4 BERT 模型 …………… 131
6. 4. 5 基于 BERT 的改進模型 ……………… 132
6. 4. 6 XLNet 模型 …………… 134
6. 5 統(tǒng)計學習模型 ……………… 136
6. 5. 1 馬爾可夫模型 ………… 137
6. 5. 2 條件隨機場 …………… 139
6. 6 自然語言處理典型任務 …… 144
6. 6. 1 文本預處理任務 ……… 144
6. 6. 2 詞性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