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緒論
1.1 概述
1.2 國外發(fā)展歷史及現狀
1.3 我國發(fā)展歷史及現狀
1.4 光學視頻衛(wèi)星的發(fā)展歷史及現狀
1.5 光學測繪衛(wèi)星發(fā)展趨勢
參考文獻
第 2 章 攝影測量基本理論
2.1 誤差理論基礎知識
2.1.1 誤差分類及其特性
2.1.2 精度定義
2.1.3 中誤差和圓誤差
2.2 常用坐標系及其轉換
2.2.1 常用坐標系
2.2.2 坐標系之間轉換
2.3 光學影像構像數學模型
2.3.1 共線條件方程式
2.3.2 有理函數模型
2.4 攝影測量定位基本原理
2.4.1 空間后方交會
2.4.2 空間前方交會
參考文獻
第 3 章 光學衛(wèi)星攝影測量工程系統(tǒng)
3.1 光學相機
3.1.1 面陣相機
3.1.2 線陣相機
3.2 光學衛(wèi)星攝影測量基本要求
3.2.1 對影像分辨率要求
3.2.2 對測繪相機要求
3.2.3 對基高比的要求
3.2.4 對影像重疊率的要求
3.2.5 對衛(wèi)星軌道要求
3.2.6 對偏流角改正的要求
3.3 衛(wèi)星工程系統(tǒng)
3.3.1 衛(wèi)星系統(tǒng)
3.3.2 測運控系統(tǒng)
3.3.3 地面應用系統(tǒng)
3.3.4 運載系統(tǒng)
3.3.5 發(fā)射場系統(tǒng)
參考文獻
第 4 章 光學衛(wèi)星影像預處理
4.1 多片 CCD 影像拼接
4.1.1 像方拼接
4.1.2 物方拼接
4.2 影像輻射校正
4.2.1 相對輻射校正
4.2.2 絕對輻射校正
4.3 光學衛(wèi)星視頻穩(wěn)像
4.3.1 光學視頻衛(wèi)星有理函數模型構建
4.3.2 光學視頻穩(wěn)像處理
參考文獻
第 5 章 光學遙感器特征及其性能評估
5.1 光學遙感器的特征
5.1.1 光譜特征
5.1.2 輻射特征
5.1.3 幾何特征
5.2 光學遙感器的性能評價
5.2.1 信噪比
5.2.2 調制傳遞函數
5.2.3 相對口徑
5.2.4 雜光
5.2.5 畸變
5.2.6 透過率
5.2.7 穩(wěn)定性
參考文獻
第 6 章 光學衛(wèi)星攝影測量中的輔助定位
6.1 精密定軌
6.1.1 全球衛(wèi)星導航定位系統(tǒng)
6.1.2 精密定軌基本理論
6.1.3 精密定軌精度評估
6.2 精密定姿
6.2.1 基于星相機定姿
6.2.2 基于星敏感器定姿
6.2.3 雙星相機(或雙星敏)聯合定姿
6.2.4 姿態(tài)數據與陀螺數據聯合定姿
6.2.5 精密定姿精度評估
6.3 星載激光測距儀
6.3.1 概 述
6.3.2 激光測距數據處理
參考文獻
第 7 章 光學衛(wèi)星影像平差
7.1 光束法空中三角測量
7.1.1 基于定向片法平差
7.1.2 基于線性多項式平差
7.1.3 基于等效框幅平差
7.1.4 全三線交會光束法平差
7.2 區(qū)域網平差
7.2.1 基于等效框幅區(qū)域網平差
7.2.2 基于定向片法區(qū)域網平差
7.2.3 基于有理函數模型的區(qū)域網平差
7.3 激光測距數據輔助的聯合平差
7.3.1 控制條件
7.3.2 聯合平差
參考文獻
第 8 章 遙感器定標
8.1 光學測繪相機實驗室定標
8.1.1 實驗室定標設備
8.1.2 實驗室定標方法
8.2 光學測繪相機在軌定標
8.2.1 定標場建設
8.2.2 輻射定標
8.2.3 框幅式相機幾何定標
8.2.4 線陣相機幾何定標
8.3 激光測距儀定標
8.3.1 定標場建設
8.3.2 激光測距儀定標
8.4 光學視頻相機定標
8.4.1 幾何定標
8.4.2 輻射定標
參考文獻
第 9 章 視頻衛(wèi)星影像攝影測量
9.1 概述
9.2 視頻衛(wèi)星影像超分辨率重建
9.2.1 超分辨率卷積神經網絡
9.2.2 超分辨率生成對抗網絡
9.2.3 基于快速時空殘差網絡的超分辨率算法
9.2.4 基于快速時空殘差注意力網絡的超分辨率算法
9.3 視頻衛(wèi)星運動目標檢測與跟蹤
9.3.1 運動目標檢測
9.3.2 運動目標跟蹤
9.4 視頻衛(wèi)星攝影測量
9.4.1 視頻影像定向
9.4.2 視頻影像密集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