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船山,即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農,號姜齋,晚年隱居石船山,故后人稱之為“船山先生”。中國明清之際思想家、學者、詩人、詞人,“四大啟蒙思想家”之一。王船山一生所寫著作無法精確統(tǒng)計,僅目前收集到的就有100多部、400余卷,共800余萬字,都是他用古奧的繁體字,在泛黃的草紙寫出來的,如果翻譯成現代文字,將會是億萬級文字數。這是他在文化中國里構建出來的獨一無二的燦爛世界。本書聚焦王船山的生平,以獨特的視角、小說的體裁、新穎的手法,塑造了以王船山為代表的衡州學子群像,書寫了王船山的琴、棋、書、畫四個表妹底層人生的悲劇命運,并將南明這段復雜的歷史異常巧妙地揉入其中,充分展示了王船山歷九死而未悔的艱難人生。全書主要刻畫了王船山四個方面的人格意象:一是“上馬殺敵,下馬讀書”的英雄情結;二是“辨忠奸,明是非,知去就”的剛毅個性;三是黑暗中的人性閃光和高貴的人格力量;四是“書生報國,信仰至上”的理想情懷。全書格局宏闊,詩意幽深,情節(jié)跌宕反轉,故事扣人心弦,描繪出啟蒙思想家王船山非凡的品性情操與曠世的思想成就,并全方位、多維度呈現出所處的明末清初風云激蕩的大時代,是一部史詩般的長篇小說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