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佐,字才伯,香山人。祖父黃瑜,曾任長樂知縣,以其學問、德行聞名于世。佐于正德年間鄉(xiāng)試第一名,至世宗即位后才舉進士,選為庶吉士。嘉靖初授編修,陳奏世宗即位后應進行的重要政務,又建議實行新政,這些奏章均被扣留下來未進呈皇帝。不久,省親回家,便道拜見王守仁,與他談知行合一的學術理論,相互辯駁,守仁也認為佐耿直信實。還朝恰逢朝廷要將諸翰林調出京,在外任職,于是佐調任江西僉事,很快又任廣西督學。聞母病,請求退休,不等朝廷批準就走了,朝廷將他交巡撫林富問罪。林富認為,佐擅自離職確實有罪,但這是為親受過,情有可原,只令退休就算了,不必判罪。
佐在家住了九年,又起任為宮廷官員,命為編修兼司諫。不久進升侍讀,掌管南京翰林院。后召回北京為右諭德,又升南京國子監(jiān)祭酒。母親去世,他服孝期滿,起任少詹事。佐謁見大學士夏言,與他討論河套的事,兩人意見不合。這時吏部左侍郎缺任,有人推舉黃佐及禮部右侍郎崔桐。給事中徐霈、御史艾樸都認為“:桐與左侍郎許成名競爭該職位,以至于相互辱罵;而佐與同官王用賓也爭想謀此職位,唯恐對方占先;最好都不任用?!毕难宰龆逊e出決定:都不任用。
佐的學問是以程朱理學為指導思想,但關于理氣之說,獨持一論。平生著述有二百六十余卷。其《樂典》一書,自稱透露了自然界之奧秘。終年七十七歲。穆宗詔贈禮部右侍郎,謚文裕。
佐在家住了九年,又起任為宮廷官員,命為編修兼司諫。不久進升侍讀,掌管南京翰林院。后召回北京為右諭德,又升南京國子監(jiān)祭酒。母親去世,他服孝期滿,起任少詹事。佐謁見大學士夏言,與他討論河套的事,兩人意見不合。這時吏部左侍郎缺任,有人推舉黃佐及禮部右侍郎崔桐。給事中徐霈、御史艾樸都認為“:桐與左侍郎許成名競爭該職位,以至于相互辱罵;而佐與同官王用賓也爭想謀此職位,唯恐對方占先;最好都不任用?!毕难宰龆逊e出決定:都不任用。
佐的學問是以程朱理學為指導思想,但關于理氣之說,獨持一論。平生著述有二百六十余卷。其《樂典》一書,自稱透露了自然界之奧秘。終年七十七歲。穆宗詔贈禮部右侍郎,謚文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