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國學/古籍子部道釋南華真經(jīng)義海纂微

南華真經(jīng)義海纂微

南華真經(jīng)義海纂微
作 者: 褚伯秀
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內(nèi)容簡介

一○六卷。宋褚伯秀 (生卒年不詳)撰。褚伯秀,字雪??,南宋末年錢塘 (今浙江杭州)人。杭州天慶觀道士,師事范應元。此書前有劉震孫、文及翁與湯漢三序,都寫于咸淳元年(1265);卷后有自跋,寫于咸淳庚午年 (1270)。由此可知其書撰于咸淳之前,刊于咸淳年間。其跋稱伯秀就學于范應元,感師恩,遂纂集諸解,七年而畢業(yè)。書中集郭象、呂惠卿、林疑獨、陳祥道、陳景元、王雱、劉概、吳儔、趙以夫、林希逸、李士表、王旦、范應元十三家注,并斷以己意。書內(nèi)多引陸德明 《經(jīng)典釋文》,但不列于十三家之中。只用其書講義理而不重音訓。范應元本來沒注 《莊子》,但因他是褚伯秀之師,所以褚伯秀在書中多處敘述范應元之論。褚伯秀集宋代及其以前諸家解《莊子》的梗概于此書中,更使鮮為人知的吳儔、趙以夫、王旦諸家之作依賴此書得以流傳;后世學者通過此書也可了解前人研究 《莊子》 的梗概。所以 《四庫提要》稱 “伯秀編纂之功,亦不可沒矣?!庇纱丝芍藭鴮τ谘芯俊肚f子》實為重要史料?,F(xiàn)存明《道藏》本、清《四庫全書》本。民國年間上海商務印書館據(jù)明本影印 《道藏舉要》 本。
目錄
正文
簡介南華真經(jīng)義海纂微序
卷之一卷之二
卷之三卷之四
卷之五卷之六
卷之七卷之八
卷之九卷之十
卷之十一卷之十二
卷之十三卷之十四
卷之十五卷之十六
卷之十七卷之十八
卷之十九卷之二十
卷之二十一卷之二十二
卷之二十三卷之二十四
卷之二十五卷之二十六
卷之二十七卷之二十八
卷之二十九卷之三十
卷之三十一卷之三十二
卷之三十三卷之三十四
卷之三十五卷之三十六
卷之三十七卷之三十八
卷之三十九卷之四十
卷之四十一卷之四十二
卷之四十三卷之四十四
卷之四十五卷之四十六
卷之四十七卷之四十八
卷之四十九卷之五十
卷之五十一卷之五十二
卷之五十三卷之五十四
卷之五十五卷之五十六
卷之五十七卷之五十八
卷之五十九卷之六十
卷之六十一卷之六十二
卷之六十三卷之六十四
卷之六十五卷之六十六
卷之六十七卷之六十八
卷之六十九卷之七十
卷之七十一卷之七十二
卷之七十三卷之七十四
卷之七十五卷之七十六
卷之七十七卷之七十八
卷之七十九卷之八十
卷之八十一卷之八十二
卷之八十三卷之八十四
卷之八十五卷之八十六
卷之八十七卷之八十八
卷之八十九卷之九十
卷之九十一卷之九十二
卷之九十三卷之九十四
卷之九十五卷之九十六
卷之九十七卷之九十八
卷之九十九卷之一百
卷之一百一卷之一百二
卷之一百三卷之一百四
卷之一百五卷之一百六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中查看本頁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