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脈有逆從陰陽

古今名醫(yī)匯粹 作者:羅美


脈有陰陽,知陽者知陰,知陰者知陽。凡陽有五,五五二十五陽。所謂陰者,真臟也,見則必敗,敗必死也;所謂陽者,胃脘之陽也。別于陽者,知病處也;別于陰者,知死生之期。

所謂陰陽者,去者為陰,至者為陽,靜者為陰,動者為陽;遲者為陰,數(shù)者為陽。

脈有逆從四時,未有藏形,春夏而脈瘦,秋冬而脈浮大,命曰逆四時也。風熱而脈靜,泄而脫血脈實,病在中脈虛,病在外脈澀堅者,皆難治,命曰反四時也。

其脈絕不來,若一息五六至,其形肉不脫,真臟雖不見,猶死也。

逆從之例三條,一以反四時,一以反病體,一以形脈相反。凡逆從之見有余不足輕重,皆可知矣。

按陰陽逆從四字,是診脈辨病之要法。諸脈異等,臟腑異情,四時異宜,死生之辨,皆以此四字別之。故胃氣、四時、五臟諸脈之形,為診家之經(jīng);陰陽逆從,為診家之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