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病式》曰:諸痙強直,積飲痞膈,中滿霍亂吐下,體重跗腫,肉如泥,按之不起,皆屬于濕。
張三錫曰:濕有天之濕,霧露雨是也。天本乎氣,故先中表之榮衛(wèi)。有地之濕,水泥是也。地本乎形,故先傷皮肉筋骨血脈。有飲食之濕,酒水奶酪之類是也。胃為水谷之海,故傷于脾胃。有汗液之濕,汗液亦氣也,止感于外。有人氣之濕,太陰濕土之所化也,乃動于中。治外感之濕,當表散,大法濕在上甚而熱者,平以苦,佐以甘辛,以汗為效而止。治內(nèi)傷之濕,宜健脾理胃,利小便。大抵皆宜發(fā)汗及利小便,使上下分消可也。
正文
├ 濕證
古今名醫(yī)匯粹 作者:羅美
《原病式》曰:諸痙強直,積飲痞膈,中滿霍亂吐下,體重跗腫,肉如泥,按之不起,皆屬于濕。
張三錫曰:濕有天之濕,霧露雨是也。天本乎氣,故先中表之榮衛(wèi)。有地之濕,水泥是也。地本乎形,故先傷皮肉筋骨血脈。有飲食之濕,酒水奶酪之類是也。胃為水谷之海,故傷于脾胃。有汗液之濕,汗液亦氣也,止感于外。有人氣之濕,太陰濕土之所化也,乃動于中。治外感之濕,當表散,大法濕在上甚而熱者,平以苦,佐以甘辛,以汗為效而止。治內(nèi)傷之濕,宜健脾理胃,利小便。大抵皆宜發(fā)汗及利小便,使上下分消可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