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四庫全書
山西通志卷四十
田賦【二】
平陽府【轄一州十一縣】
原額民田共地五萬五千五百一十頃二十七畝二厘五毫九絲四忽共徵
本色糧五百四十六石三斗七升八合
折色糧三十四萬三千九百六十四石六斗八升四合二勺二抄四撮七圭折銀并加增絲絹銀三十三萬二千七十四兩一錢九分八毫一絲三忽六微二纖地畝九厘銀四萬五千四百三十二兩八錢二分四厘五毫五絲四忽驛站銀二萬六千四百四十四兩九錢九分二厘一毫六絲五忽五微七纖一塵三項共銀四十萬三千九百五十二兩七厘五毫三絲三忽一微九纖一塵內(nèi)除荒外
實在民田熟地四萬七千六百五十一頃八十八畝三分八厘四毫九絲四忽共實徵
本色糧三千二百九十四石七斗一升二合二勺七抄三撮七粒五粟
折色糧三十萬一千三百六十一石九斗一升三勺六抄四撮四圭六粒五粟折銀二十九萬二千二百三十七兩一錢一分七厘四毫二絲七忽八微四纖三塵二渺一埃四漠地畝九厘銀四萬一千一百三十三兩七錢二分七厘一毫二絲六忽二微九纖七沙一塵五渺二埃驛站銀二萬六千四百四十四兩九錢九分二厘一毫六絲五忽五微七纖一塵三項共銀三十五萬九千八百一十五兩八錢三分六厘七毫一絲九忽七微七沙五塵七渺三埃四漠
又節(jié)年開墾過民田共地四千八百二十一頃五十畝九分一厘五毫九絲四忽五微共徵
本色糧一十一石四斗四升五勺三抄三撮九圭三粒四粟
折色糧二萬三千二百六十九石三斗七升一勺二抄一撮四圭六粒九粟折銀二萬五千三百一十七兩六錢六分二毫二絲八忽六微四纖五塵二渺二埃九漠
原額屯田共地一千九百六十頃七十四畝二分五厘三毫五絲共徵折色糧六千三百五十石一斗四升二勺七抄折銀四千三百五兩八錢一分五厘九毫一忽六微內(nèi)除荒外
實在屯田熟地九百九十頃一畝六分四厘六毫五絲共實徵
本色糧四百九十一石九斗四升一合五勺七抄二撮六圭三粒二粟
折色糧三千五十五石九升一勺九抄七撮三圭六粒八粟折銀二千五百二十七兩九錢九分六厘六毫二絲四忽九纖四沙
又節(jié)年開墾過屯田共地二百五十頃九十六畝一分共徵折色糧七百一十五石七斗五升五合九勺四抄五撮六圭九粒五粟折銀五百七十二兩七錢八分二厘一毫五忽二微三纖一沙五塵八渺一埃
原額更名田共地九百七十二頃一十三畝八厘七絲每畝各徵不等共徵銀一千七百七十九兩七錢七厘九毫六絲內(nèi)除蠲荒并臨汾縣屯丁外
實在更名熟地七百七十八頃五十九畝一分五厘七絲共實徵租銀一千四百六十九兩一錢二分九厘九毫六絲
又節(jié)年開墾過更名共地一百九十七頃五十七畝五分一厘一毫共徵租銀二百八十二兩二錢四分六厘二毫七絲七微五纖五沙一塵三渺一漠
又額外清出河灘地七十六頃九十七畝九分七厘五毫一絲共徵
本色谷二百七十石一斗一升八合六勺八抄折色銀五十九兩五錢一分四厘七毫三絲二忽七微八纖五沙
一萬歷年間加增豐贍庫夏秋稅糧馬草共銀三十七兩九錢七分七厘七毫一絲八忽四微八纖五沙六塵
一戶口雍正九年審編實在人丁共二十二萬五千五百二十九丁內(nèi)除紳衿優(yōu)免本身七千八百九十三丁外
實在行差人丁共二十一萬七千六百三十六丁共徵均徭地差并辦買顔料銀一十萬三千二百五十五兩五錢一分二厘七毫四絲三忽三纖三沙四塵一渺一埃
一更名田丁三百一十丁共徵銀六十八兩五錢六分九忽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審編共滋生人五千四十二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又額外織造綾絹加徵工費銀三百三十八兩六錢二分五厘
又額外商稅酒課匠價棗株窰磨水碾磨課并商畜牙當契稅等項共銀一萬四千三十一兩三錢六分七毫三絲
臨汾縣
原額并開墾實在成熟地共八千四百六頃七十三畝三分四毫四絲三忽【內(nèi)民田屯田更名田各????科則不等】共實徵
本色糧二千五百六十石二斗八升七合七勺四抄一撮七圭四粒
折色租課銀六萬三千二百一十六兩五錢一分六厘三毫二絲八忽五微七纖四沙四渺九漠
實在行差人共三萬八千七十一丁【內(nèi)民丁屯丁】共實徵均徭銀二萬三百五十四兩一錢九厘二毫七絲五忽四微四纖四沙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審編共滋生人一千六百三十七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一額外織造綾絹加徵工費銀六十兩四錢六分八厘七毫五絲
一額外商稅酒課匠價契稅棗株商畜牙當襍課等銀一千五百四十八兩八錢八分九厘二絲
又太原左衛(wèi)平陽衛(wèi)歸并本縣
行差人五百二十七丁共徵均徭銀三百七十一兩七錢七分六厘五絲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清出續(xù)生人一十三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襄陵縣
原額并開墾實在成熟地共四千五百三十八頃一十五畝六分四毫二絲【內(nèi)民田屯田河灘塞田各????科則不等】共實徵
本色糧三百五十八石六斗六升三合六勺八抄折色租課銀三萬八千四百六兩四錢九分五厘四毫三絲三微一纖七沙八塵五渺五漠
實在行差人共二萬三千九百五十八丁【俱民丁】共實徵
均徭銀一萬八兩四錢八分七厘五毫一忽六沙三塵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審編共滋生人七百三十九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一額外織造綾絹加徵工費銀三十三兩八錢六分二厘五毫
一額外商稅酒課棗株匠價契稅商畜牙當襍課等銀九百五十六兩六錢八分五厘四毫六絲三忽
又平陽衛(wèi)歸并本縣
行差人四十二丁共徵均徭銀三十六兩九錢七分二厘
洪洞縣
原額并開墾實在成熟地共六千五百二十四頃四十三畝四分三厘五毫二絲【內(nèi)民田屯田更名田河灘塞田各????科則不等】共實徵
本色糧一千八十九石七升六合六勺三抄七撮九圭一粟
折色租課銀四萬五千一百二十兩七錢七分八厘六毫六絲六忽五微九纖三沙三塵四埃二漠
實在行差人共三萬六千六百九丁【俱民丁】共實徵均徭銀一萬二千二百八十八兩一錢四分五厘一毫三絲九忽六微五纖七沙九塵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審編共滋生人五百五十二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一額外織造綾絹加徵工費銀四十一兩九錢二分五厘
一額外商稅酒課棗株匠價契稅商畜牙當襍課等銀一千七百六十八兩一錢五分九厘三毫四絲
又平陽衛(wèi)歸并本縣
行差人五丁共徵均徭銀四兩二錢六分六厘
浮山縣
原額并開墾實在成熟地共三千八百八頃五十二畝八分三厘二毫二絲【內(nèi)民田屯田更名田各????科則不等】共實徵
折色租課銀一萬九千三百一十八兩四錢一分一厘五毫七絲八忽五纖八沙七渺二埃四漠
實在行差人共六千八百四十八丁【俱民丁】共實徵均徭銀三千一百一十八兩三錢四厘一毫一絲二忽二微六纖九沙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審編共滋生人三百二十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一額外織造綾絹加徵工費銀一十五兩三錢一分八厘七毫五絲
一額外商稅酒課匠價契稅商畜牙當襍課等銀三百一十一兩六錢六厘一毫
又平陽衛(wèi)歸并本縣
行差人共二十二丁共徵均徭銀二十三兩八錢一分八厘五毫
趙城縣
原額并開墾實在成熟地共三千三百二十六頃二十六畝六厘七毫【內(nèi)民田屯田各????科則不等】共實徵
本色糧五十石
折色租課銀二萬六千五十四兩九錢八分六厘六絲九微九纖八沙四塵九渺八埃六漠
實在行差人共一萬六千三百四十一丁【俱民丁】共實徵
均徭銀六千八百九十兩六錢二分八厘七毫三絲六忽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審編共滋生人二百六十一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一額外織造綾絹加徵工費銀二十二兩五錢七分五厘
一額外商稅酒課棗株匠價契稅商畜牙當襍課等銀二百六十五兩六錢二分九厘五絲
又平陽衛(wèi)歸并本縣
行差人共一十三丁共徵均徭銀一十二兩七錢九分八厘
太平縣
原額并開墾實在成熟地共六千二百三十九頃六十畝二分六厘三毫五忽【內(nèi)民屯田河灘塞田各????科則不等】共實徵
折色租課銀四萬八千四百六十八兩二錢三分七厘四毫八絲三忽一微八纖二沙三塵一渺六埃二漠
實在行差人共一萬八千一百六十三丁【內(nèi)民丁鹽丁】共實徵
均徭銀九千五百三十五兩二錢六厘九毫八絲一忽一沙八塵一渺一埃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九年審編共滋生人二百四十九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一額外織造綾絹加徵工費銀三十六兩二錢一分一厘二毫五絲
一額外商稅酒課棗株匠價商畜牙當襍課等銀二千一百六十兩四錢七分七厘六毫
岳陽縣
原額并開墾實在成熟地二千一百九十一頃三畝二分九厘一毫五絲【內(nèi)民田屯田更名田各????科則不等】共實徵
折色租課銀九千一十兩五分三厘七毫八絲九忽六微二纖七沙一渺三埃九漠
實在行差人共四千一百四十五丁【俱民丁】共實徵均徭銀九百六兩四錢八分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審編共滋生人九十一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一額外織造綾絹加徵工費銀八兩六分二厘五毫一額外商稅酒課匠價商畜牙當襍課等銀一百四十四兩七錢七分五厘
又平陽衛(wèi)歸并本縣
行差人共三十丁共徵均徭銀三十三兩七錢七分二厘五毫
曲沃縣
原額并開墾實在成熟地共六千三百三十一頃四十畝六分一厘六毫一絲五微【內(nèi)民田屯田更名田河灘塞田各????科則不等】共實徵
折色租課銀五萬二百九十八兩四錢一分五厘二毫二絲九忽七微五纖三沙九塵九渺五埃九漠
實在行差人共三萬五千二百五丁【俱民丁】共實徵均徭銀一萬四千七十八兩八錢七分七厘七毫一絲九忽一微七纖六沙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審編共滋生人三百七十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一額外織造綾絹加徵工費銀四十九兩九錢八分七厘五毫
一額外商稅酒課匠價磨課商畜牙當襍課等銀二千八百九十三兩七錢一分八厘七毫一絲五忽
又平陽衛(wèi)歸并本縣
行差人共二十九丁共徵均徭銀四十一兩三錢八厘五毫五絲五忽九微八纖五沙
一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審編共滋生人二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翼城縣
原額并開墾實在成熟地共六千二百二十九頃四十三畝八分七厘七毫四絲【內(nèi)民田屯田各????科則不等】共實徵
折色租課銀四萬五千一百二十九兩七錢七分三厘五毫三絲四忽二微七纖九沙一塵八渺五埃一漠
實在行差人共二萬五百一十六丁【俱民丁】共實徵均徭銀一萬三千三百二十二兩三錢八分五厘五毫四絲九忽五微一纖三沙二塵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審編共滋生人三百五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一額外織造綾絹加徵工費銀三十二兩二錢五分一額外商稅酒課匠價商畜牙當襍課等銀一千一百兩七錢五分六厘五毫三絲二忽
汾西縣
原額并開墾實在成熟地共一千五百六十六頃八畝四分七厘三毫【內(nèi)民田屯田河灘塞田各????科則不等】共實徵
本色糧一十石一斗八升五合
折色租課銀一萬二百五十七兩一錢五分八厘五毫三絲一微一纖三沙八塵九渺三埃八漠
實在行差人共四千二十九丁【俱民丁】共實徵
均徭銀二千三百五十七兩五錢二分七厘八毫八絲九忽二微五纖六沙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審編共滋生人六十八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一額外織造綾絹加徵工費銀八兩六分二厘五毫一額外商稅酒課匠價商畜牙當襍課等銀一百四十五兩七錢八分八厘三毫
靈石縣
原額并開墾實在成熟地共二千六百二十一頃九十一畝九分五厘六毫七絲【內(nèi)民田屯田更名田各????科則不等】共實徵
折色租課銀一萬六千七百四十四兩八錢三分七厘一毫三絲七忽三微二纖二沙九塵七渺五埃九漠
實在行差人共七千四百五十七丁【俱民丁】共實徵均徭銀四千五百三兩三錢二厘二毫四絲一微六纖
又康熙五十五年雍正四年九年審編共滋生人三百二十二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一額外織造綾絹加徵工費銀一十五兩三錢一分八厘七毫五絲
一額外商稅酒課匠價商畜牙當襍課等銀六百二十四兩三錢六分一厘
又太原左衛(wèi)歸并本縣
行差人共八十四丁共徵均徭銀八十四兩四錢七分
霍州
原額并開墾實在成熟地共二千九百八十三頃九十一畝九分六厘三毫四絲【內(nèi)民田屯田更名田各????科則不等】共實徵
折色租課銀一萬八千五十七兩四錢七分九厘九毫九絲八微七纖八沙二塵六渺
實在行差人共五千八百三十丁【俱民丁】共實徵均徭銀五千三百三十五兩三錢一分四厘三毫四絲七忽六微七纖二沙二塵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審編共滋生人一百一十三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一額外織造綾絹加徵工費銀一十四兩五錢一分二厘五毫
一額外商稅酒課匠價商畜牙當襍課等銀四百三十八兩九錢二分二厘六毫一絲
又太原左衛(wèi)平陽衛(wèi)歸并本州
行差人共二十二丁共徵均徭銀一十六兩一錢二分一厘六毫五絲四忽八微九纖二沙
本府經(jīng)收稅課司
商稅銀一千六百七十一兩五錢九分二厘
潞安府【轄八縣】
原額民田共地三萬八千九百四十八頃三十二畝五分四毫四絲四忽四微共徵
本色糧五千三百石
折色糧一十九萬七千二百八十八石六斗五合二勺六抄九撮坐價不等并絲絹馬草共銀一十六萬三千五百一兩六錢三分八厘五毫七絲五忽六微地畝九厘銀二萬七千三十八兩四錢九分九厘二毫一絲驛站銀一萬四千六百一十一兩九錢五分一厘一毫三項共銀二十萬五千一百五十二兩八分八厘八毫八絲五忽六微內(nèi)除荒外
實在民田熟地三萬三千七百四十七頃六十六畝六分一厘八絲四忽九微共實徵
本色糧二千一百一石五斗五升八合七勺二抄五撮三圭五粒五粟
折色糧一十七萬八千二百一十三石八合一勺八抄八撮四粒一粟折色并加增絲絹共銀一十四萬六千七百七十二兩二錢四分一厘三毫四絲五忽九微七纖九沙九塵四渺六埃四漠地畝九厘銀二萬三千九百七十四兩三分九厘八毫五絲四忽四微四纖六沙七渺八埃九漠驛站銀一萬四千六百一十一兩九錢五分一厘一毫三項共銀一十八萬五千三百五十八兩二錢三分二厘三毫四微二纖六沙二渺五埃三漠
又節(jié)年開墾共地二千九百三十三頃四十畝七分八毫五絲九忽七微共徵
本色糧一百七十五石三斗八升七合二抄六撮八粒六粟
折色糧八千八百一十九石四斗三升六合一勺八抄二撮二圭六粒五粟共折銀九千九百四十八兩七錢二分一毫四絲二忽七微一纖七沙五塵八渺五埃三漠
原額屯田共地一千三百七十頃五十四畝九分四厘二毫共徵
本色糧九十三石八斗六升五合
折色糧三千七十九石七斗八升八勺三撮二圭折銀二千四百六十三兩八錢二分四厘六毫四絲二忽五微六纖內(nèi)除荒外
實在屯田熟地一千四十八頃三十一畝六分六厘九毫共徵
本色糧九十三石八斗六升五合
折色糧二千一百五十五石六斗一升五合六勺一抄四撮六圭一粒四粟共折銀一千七百二十四兩四錢九分八厘三毫八絲七忽八微九沙四塵五渺二漠
又節(jié)年開墾過屯田共地六十三頃四畝五分三厘八毫共徵折色銀六十九兩六錢四分七厘五毫一絲九忽七微三纖三沙七塵四渺九埃三漠
原額更名田共地一百八十八頃一十四畝二分八厘共徵
本色糧三百四十三石二斗八升四合五勺
折色銀二百七十八兩六錢七分內(nèi)除荒外
實在更名田熟地八十一頃二十二畝三分二厘三毫共徵
本色糧三十六石八斗二升
折色銀二百八兩三錢七分九厘三毫九絲八忽二微八纖
又節(jié)年開墾更名藩府馬厰荒地六頃一十一畝五分共徵本色糧四十二石八斗五合
一額外開墾河灘塞地一十二頃五十八畝二分六厘共徵折色銀二百四十二兩五錢二分一厘六毫六絲
一萬歷年間加增豐贍庫夏秋稅糧馬草等共徵折色銀四十六兩六錢一分七厘六毫二忽四微二纖一沙六塵
一戶口雍正九年審編實在人丁共二十一萬七百九十七丁內(nèi)除紳衿優(yōu)免本身三千二百五十一丁外
實在行差人丁共二十萬七千五百四十六丁共徵均徭地差并辦買本色顔料共銀六萬三千一百九十二兩五分二厘四毫二絲七忽三微七纖五沙五塵五埃九漠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審編共滋生人二千九百七十八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一額外商稅匠價酒課契稅襍課等項共銀一萬三千七十五兩六錢五分六厘六毫
長治縣
原額并開墾實在成熟地共六千六百二十五頃一十二畝六分八毫【內(nèi)民田屯田更名田河灘塞田各????科則不等】共實徵
本色糧一千二百二石四斗三升一勺三抄七撮六圭五粒五粟
折色租課銀四萬四千五百八十二兩四錢三分九厘三毫三忽五纖八沙四塵七渺二埃九漠
實在行差人共六萬六千七百七十九丁【俱民丁】共實徵
均徭銀一萬七千三百三十四兩四錢四分九厘七毫三絲九忽四微一纖三沙一塵八渺六埃三漠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審編共滋生人一千九百七十八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一額外酒課匠價契稅牙當襍課等銀二千八百二十五兩二錢三分二厘九毫
潞州衛(wèi)歸并本縣
行差人二千一百八十八丁共徵均徭銀三百九十三兩一錢二分一厘二絲二忽九微六纖八沙
長子縣
原額并開墾實在成熟地共六千五十二頃四十四畝一分七毫二絲六忽九微【內(nèi)民田屯田更名田各????科則不等】共實徵
本色糧三百五十五石六斗四升四合四勺三抄七撮二圭五粟
折色租課銀三萬五千四百二十兩七錢九分八厘八毫一絲九忽七微一纖二沙一塵二渺八埃五漠
實在行差人共三萬一千四百三十七丁【俱民丁】共實徵
均徭銀八千八十兩三錢一分四厘六毫七絲八忽八微八纖二沙三塵九渺九埃二漠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審編共滋生人二百四十二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一額外商稅酒課匠價契稅商畜牙當襍課等銀一千二百七十三兩一分四厘一毫
又太原左衛(wèi)歸并本縣
行差人四十二丁共徵均徭銀一十七兩六錢三分六厘
屯留縣
原額并開墾實在成熟地共六千五十九頃九十六畝六分九厘二絲四忽【內(nèi)民田屯田更名田各????科則不等】共實徵
本色糧三百二十石五斗八合三勺二抄九撮七圭九粟
折色租課銀二萬一千七百七十四兩八錢三分二厘七毫九絲三忽二微七纖一沙八塵九渺四埃四漠
實在行差人共一萬七千四百七十二丁【俱民丁】共實徵
均徭銀五千三百九十二兩六錢六分四厘六毫四絲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審編共滋生人一百七十四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一額外商稅酒課匠價商畜牙當襍課等銀二百九十二兩五錢八分九毫
又太原左衛(wèi)歸并本縣
行差人共一十八丁共徵均徭銀六兩八錢三分六厘六毫
襄垣縣
原額并開墾實在成熟地共六千一百九十八頃三十畝九分三厘三絲二忽三微【內(nèi)民田屯田各????科則不等】共實徵
本色糧三百七十石六斗四升四合三勺五撮二圭二粒一粟
折色租課銀二萬三千四百七十二兩四錢四分五厘七毫六絲二忽三微三纖九沙一塵二渺八埃一漠
實在行差人共二萬三千八百二十一丁【俱民丁】共實徵
均徭銀八千五百九十一兩二錢五分三厘七毫三絲六忽三微五纖九沙六塵四埃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審編共滋生人二百五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一額外商稅酒課匠價商畜牙當襍課等銀九百七十七兩五錢五分一厘
潞城縣
原額并開墾實在成熟地共五千一百八十頃五十畝三分二厘三毫三絲一忽四微【內(nèi)民田屯田各????科則不等】共實徵
本色糧一百三十五石三升九合八勺九抄六撮二粒六粟
折色租課銀二萬六千八十七兩二錢三分二厘四毫六絲六忽三微一纖三沙三塵二渺四埃八漠
實在行差人共一萬八千三百四十八丁【俱民丁】共實徵
均徭銀七千一百三十一兩九錢九分三厘九毫八絲二忽七微五沙七塵五渺三漠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審編共滋生人七十一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一額外商稅酒課匠價契稅商畜牙當襍課等銀共三百一十六兩七錢五分一厘四毫
黎城縣
原額并開墾實在成熟地共二千七百七頃三十七畝六分二毫【內(nèi)民田屯田各????科則不等】共實徵
本色糧六十四石八斗七合七勺六抄八撮七圭八粒五粟
折色租課銀一萬四千六百一十五兩七錢八分四厘一絲八忽八微二纖八沙二塵六渺二埃九漠
實在行差人共一萬六千二百九十一丁【俱民丁】共實徵
均徭銀五千三百三十八兩一錢二分六厘三毫五絲五忽八微八纖四沙一塵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審編共滋生人七十三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一額外商稅酒課契稅頭畜牙當襍課等銀一百六十三兩二錢九分七毫
壺關(guān)縣
原額并開墾實在成熟地共三千七百五頃五十四畝四厘四絲【內(nèi)民田更名田各????科則不等】共實徵
本色糧一石三斗六升八勺七抄六撮八圭四粒折色租課銀二萬四千五十兩三錢六厘三毫二絲一忽一微五纖八沙五塵七渺八埃六漠
實在行差人共二萬二千七百六十七丁【俱民丁】共實徵
均徭銀七千五百八十三兩一錢五分五厘七毫六絲五忽四纖二沙四塵一渺四埃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審編共滋生人九十四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一額外商稅酒課匠價契稅頭畜牙當襍課等銀二百五十二兩八錢二分六厘
平順縣
原額并開墾實在成熟地共一千三百六十三頃九畝三分八毫【內(nèi)民田各????科則不等】共實徵
折色租課銀七千五百九十四兩七錢七分七厘五毫二絲六忽七微六沙六塵一渺九埃九漠
實在行差人共八千三百八十三丁【俱民丁】共實徵均徭銀三千三百二十二兩四錢九分九厘九毫六忽一微二纖五渺二埃一漠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審編共滋生人一百四十一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一額外商稅酒課匠價契稅頭畜牙當襍課等銀八十九兩三錢五分六厘
本府經(jīng)收稅課司
一項商畜等稅銀六千八百八十五兩五分三厘六毫
汾州府【轄一州七縣】
原額民田共地五萬三千四百八十九頃三十七畝一分四厘二毫九絲共徵折色糧二十二萬三千六百八十八石二斗六升一合一勺一抄四撮七粒八粟共折銀二十萬四千六百八十八兩二錢八分四厘四毫二絲三忽九微五纖六沙八塵地畝九厘銀三萬九千八百五十四兩三錢四分四厘驛站銀一萬五千七百四十一兩四錢六分九厘三毫三項共銀二十六萬二百八十四兩九分七厘七毫二絲三忽九微五纖六沙八塵內(nèi)除荒外
實在民田熟地四萬四千五百九十九頃四十一畝三分二厘四毫七絲共徵折色糧一十九萬二千四百一十八石一斗八升八合四勺六撮九圭七粒三粟折色并加增絲絹銀一十七萬四千八百三十一兩八錢九分六厘六毫八絲九忽六微五纖五沙一塵地畝九厘銀三萬六千二百七十四兩二錢六分二厘三毫二絲八忽三微九纖九沙一塵一渺驛站銀一萬五千七百四十一兩四錢六分九厘三毫三項共銀二十二萬六千八百四十七兩六錢二分八厘三毫一絲八忽五纖四沙二塵一渺
又節(jié)年開墾并首報地五千九百六十一頃二十七畝四分七厘四毫七絲一忽八微八纖一沙二塵共徵折色糧一萬九千七百六十六石五斗三升三合七勺四抄七撮六圭一粒六粟共折銀二萬一千八十八兩七錢四分六厘三毫八絲六忽五微五纖七沙七塵三渺六埃七漠
原額屯田共地三百六十六頃七十二畝六分八厘四毫共徵
折色糧一千五百六十六石六斗七升六合九勺二抄一撮三圭五粒折銀一千一百六十七兩九錢二分八厘九絲九忽三纖五沙
折色牛犋銀五十兩二錢七分三厘七毫
又節(jié)年開墾過屯地一十八頃八十九畝一分二厘五毫九絲六忽共徵折色糧七十九石三斗一升二合四勺六抄一撮七圭七粒一粟折銀六十三兩四錢四分九厘九毫六絲九忽四微一纖六沙八塵
原額更名田共地一百二十三頃五十六畝九分又三十六坰共徵
本色糧三百九十八石九斗六升七合
折色租課等銀三百七兩九錢六分六厘七毫內(nèi)除荒外
實在更名田熟地一百三頃四十一畝九分又三十六坰共徵折色糧五十四石五升九勺折銀三百一十九兩八錢五分六厘七毫八絲
又康熙三年自首更名田共地一頃五十四畝七分四厘共徵糧一石八斗八合五抄九撮五圭三粒共徵折色租銀一兩九錢八分八厘八毫一絲一忽三微二纖四沙
又額外節(jié)年開墾河灘山隅古蹟共地一十八頃一十九畝六分九厘一毫三忽共徵租銀九十八兩二錢四分六厘一毫五絲六忽五微七纖七沙一塵九渺三漠
一萬歷年間加增豐贍庫夏稅秋糧馬草共銀二百一十一兩四錢八分二絲七忽五微九纖六沙
一戶口雍正九年審編實在人丁共二十萬八百三十二丁內(nèi)除紳衿優(yōu)免本身二千五百一十九丁外
實行差人丁共一十九萬八千三百一十三丁共徵均徭地差并辦買本色顔料共銀五萬一千一百三十六兩七錢七分四厘一毫八絲一忽二微六纖五沙又石樓縣缺額徭銀九百一十一兩七錢六分三厘五毫二絲九忽六纖七沙五塵又該經(jīng)費不敷銀一百三十一兩四錢六分一厘六毫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審編共滋生人三千四百二十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一額外商稅酒課匠價稅契等項共銀一萬四千三百五十二兩六錢六分二厘二毫
汾陽縣
原額并開墾實在成熟地共一萬二百三十五頃五十畝七分一厘二毫三絲【內(nèi)民田更名田河灘塞田各沠科則不等】共實徵
折色租課銀五萬六千六十兩九錢四分八厘六毫八絲四忽七微一纖六沙一塵一埃八漠
實在行差人共四萬八千四百一十三丁【俱民丁】共實徵
均徭銀一萬二千二十一兩九錢九分二厘三毫八絲三忽六微二纖五塵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審編共滋生人五百三十七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一額外商稅酒課匠價契稅頭畜牙當襍課等銀五千三百二十一兩六錢二分九厘
又汾州衛(wèi)歸并本縣
原額屯田共地二十九頃九畝八分共徵折色糧銀七十六兩三錢九分三厘五毫七絲一忽三纖五沙
行差人共五百二十八丁共徵均徭銀二百九兩六分四厘四毫八絲六纖一沙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審編共滋生人八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平遙縣
原額并開墾實在成熟地共一萬三百九十二頃五十八畝四分一厘七毫四絲五忽七微三纖一沙二塵【內(nèi)民田屯田更名田河灘塞田各????科則不等】共實徵
折色租課銀六萬四千一百七十七兩八錢七分五厘一毫六絲三忽九纖八沙八塵九渺七埃九漠
實在行差人共五萬三千二百二十丁【俱民丁】共實徵均徭銀八千九百六十兩三錢八分四厘三毫七絲一忽五微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審編共滋生人六百九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一額外商稅酒課匠價契稅商畜牙當襍課等銀二千二十二兩三錢六分二厘
又太原左衛(wèi)歸并本縣
行差人共八十九丁共徵均徭銀六十五兩三錢八分六厘六毫
介休縣
原額并開墾實在成熟地共六千一百四十七頃五十三畝七分五厘九毫四絲三忽五纖【俱民田】共實徵
折色租課銀三萬四千八百一十二兩七錢一分八厘六毫一絲六微二纖三沙一塵七渺二埃四漠
實在行差人共六萬七千二百二十丁【俱民丁】共實徵均徭銀九千四百七十三兩四分五厘四毫五絲一忽二微三纖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審編共滋生人一千三百五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一額外商稅酒課匠價契稅商畜牙當襍課等銀四千一百四十五兩六錢三分五厘
又汾州衛(wèi)歸并本縣
原額屯田地一十五頃八十九畝六厘共徵折色糧銀五十三兩五錢六分三厘二毫三絲四忽六微四纖
孝義縣
原額并開墾實在成熟地共九千七百八十頃三十六畝四分七厘六毫九絲六忽又地三十六坰【內(nèi)民田屯田更名田各????科則不等】共實徵
折色租課銀三萬五千九百七十四兩二錢八分六毫九纖五塵四渺八埃四漠
實在行差人共一萬四百八十六丁【俱民丁】共實徵均徭銀五千九百八十五兩五錢八分二厘一毫四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審編共滋生人三百二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一額外商稅酒課匠價契稅商畜牙當襍課等銀一千四百一十四兩二分七厘
又汾州衛(wèi)太原左衛(wèi)歸并本縣
原額屯田共地四頃八畝四分共徵折色糧銀一十二兩四錢
行差人共二百六十二丁共徵均徭銀一百八十兩三錢二分八厘六毫五絲九忽五微五纖六沙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審編共滋生人三十五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臨縣
原額并開墾實在成熟地共三千一百七十五頃八十九畝五分九厘九毫四絲【俱民田】共實徵
折色租課銀一萬七千七十九兩六錢六分一厘八毫八絲六忽六微一沙五塵八渺九埃三漠
實在行差人共三千七百六十二丁【俱民丁】共實徵均徭銀三千八百七十三兩五錢六分四厘三毫三絲九忽七微五纖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審編共滋生人二百六十六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一額外商稅酒課匠價契稅頭畜牙當襍課等銀五百三十一兩五錢一厘
石樓縣
原額并開墾實在成熟地共一千四百二十四頃四十二畝一分八厘【俱民田】共實徵
折色租課銀八千五百八十二兩五分二厘八毫六絲二忽二微八纖二沙一塵一渺二埃
實在行差人共三千三十八丁【俱民丁】共實徵
均徭銀一千四百九十三兩三錢七厘二毫又缺額徭銀九百一十一兩七錢六分三厘五毫二絲九忽六纖七沙五塵又經(jīng)費不敷銀一百三十一兩四錢六分一厘六毫
一額外酒課匠價契稅頭畜牙當襍課等銀一百四十五兩八錢八分八厘
永寧州
原額并開墾實在成熟地共四千三十頃九十畝六分四厘二毫八絲六忽一微【內(nèi)民田更名田河灘塞田各????科則不等】共實徵
折色租課銀二萬三千九百一兩三錢九分二厘八毫四絲七忽四纖五沙一塵二渺六埃一漠
實在行差人共八千四百八十七丁【俱民丁】共實徵均徭銀五千二百八十七兩七分五厘一忽二微三纖七沙五塵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審編共滋生人二百九十三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一額外商稅酒課匠價契稅頭畜牙當襍課等銀五百四十六兩二錢九厘
又太原前衛(wèi)歸并本州
行差人共三十八丁共徵均徭銀一十四兩九錢七厘一毫二絲
折色牛犋銀五十兩二錢七分三厘七毫
寧鄉(xiāng)縣
原額并開墾實在成熟地共五千八百三十三頃一十七畝八分九厘二毫【俱民田】共實徵
折色糧銀九千六十八兩三分七厘八絲八忽四微二纖八沙三塵八渺九埃一漠
實在行差人共二千七百七十丁【俱民丁】共實徵均徭銀三千五百七十二兩一錢三分六厘四毫六絲九忽七微七纖五沙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九年審編共滋生人六十五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一額外商稅酒課匠價契稅頭畜牙當襍課等銀二百二十五兩四錢一分一厘二毫
山西通志卷四十
?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