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藝術

玲瓏雅器,看清代雍乾年間的御瓷意趣

賞玩自然輕盈的玲瓏雅器是清代雍乾兩代帝王緊張嚴謹?shù)恼罩啵瑸閿?shù)不多的以器怡情、消遣暢懷的途徑。

2025-11-06

澎湃新聞

從畢加索到留法藝術家群像,見證中國現(xiàn)代美術的轉型

20世紀上半葉,中西文化劇烈碰撞,中國藝術正經(jīng)歷從傳統(tǒng)向現(xiàn)代的艱難轉型,一群懷揣藝術革新理想的先行者,或攜西方先進藝理歸國拓荒,或叩擊傳統(tǒng)畫壇邊界尋求突破,更以學堂為基播…

2025-11-06

澎湃新聞

一對“北人南相”的藝術家——張仃與韓羽

知名畫家張仃((1917-2010)是東北人,卻喜交南方畫家,如張光宇、張正宇、李可染、葉淺予、李駱公、吳冠中、丁聰、黃永玉、廖冰兄、陸儼少、林風眠等,——但也有例外,比如韓羽…

2025-11-06

澎湃新聞

為什么要多看真跡?因為可以養(yǎng)生啊

下次去美術館看真跡,不妨慢一點,靜一點——你不是在欣賞藝術,而是在“調養(yǎng)身體”。

2025-11-06

澎湃新聞

佛造像藝術中的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是中國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象征著理德、行德。佛造像藝術中的普賢菩薩,各具審美效果。經(jīng)變畫即經(jīng)變,亦稱變或變相,廣而言之,凡依佛經(jīng)而繪制的畫,皆可稱為“變”。

2025-11-06

澎湃新聞

宛如一部篆刻教科書,從趙之謙到齊白石的金石與文心

收藏一方印章應該看什么?三個關鍵詞:材質、篆刻、雕工,三者合一方為佳品。晚清至民國初期是篆刻藝術的重要轉折期,文人群體深度參與創(chuàng)作

2025-11-06

澎湃新聞

現(xiàn)代的顏色:上海奧塞展觀記

巴黎奧塞美術館由一座新古典主義的火車站改造而成,如今從那里開出的小半截火車來到了上海浦東,在這里劃出了幾條曲線,展示法國畫家走向現(xiàn)代之路。

2025-11-06

澎湃新聞

宋徽宗書法紈扇領銜,上博“壓箱底”扇面書畫將展

上海博物館將于11月14日起在上博人民廣場館舉辦“至扇至美——上海博物館藏歷代扇面書畫名品展”,展出館藏宋、元、明、清及現(xiàn)代不同時期名家精品扇面書畫百件

2025-11-06

澎湃新聞

曾捐出《平復帖》,看張伯駒潘素的文脈守望與書畫情懷

張伯駒(1898年-1982年),近現(xiàn)代收藏大家,民國時期文藝圈的貴公子,集詩詞、書畫、京劇藝術及文物鑒藏于一身,曾捐出晉代書法名跡《平復帖》等大量國寶給國家

2025-11-06

澎湃新聞

締造中國現(xiàn)代美術的海上與嶺南

結合正在舉行的“其命惟新——廣東美術百年大展”,上海美術館與廣東美術館近日在滬聯(lián)合推出展覽特別活動中華藝術大家說“嶺南文化名家大講堂” ,由中國美協(xié)理論委員會主任尚輝主…

2025-11-06

澎湃新聞

“不畫之畫”與韓羽筆下的漫天大霧

今年94歲的知名畫家韓羽曾畫過一幅插圖,畫的是“霧”,題跋是“漫天大霧,什么都瞧不見”,既然什么都瞧不見,還畫什么?

2025-11-06

澎湃新聞

走進倫勃朗的黑白世界,看那些豐盈的生活

“倫勃朗的每一幅版畫本身就是獨立的藝術杰作。只要花時間細細觀看,一個黑白卻視覺豐盈的世界便會向你敞開?!?/p>

2025-10-29

澎湃新聞

馬奈與莫里索,仿佛一對“藝術情侶”

愛德華馬奈(1832-1883)與貝爾特莫里索(1841-1895),前者是現(xiàn)代繪畫的先驅,后者是印象派畫家中的女性藝術家。

2025-10-28

澎湃新聞

元代倪瓚山水畫,近1.6億港元香港成交

10月28日,來自北美私人珍藏的元代山水畫家倪瓚晚年精品《江亭山色圖》在香港佳士得“中國古代書畫”拍賣,從1800萬港元起拍,經(jīng)過逾45分鐘的激烈競逐,最終以1.35億港元落槌,加傭…

2025-10-28

澎湃新聞

從李叔同手跡看“中國式友誼”

李叔同(1880年-1942年),出家后號弘一,博涉文學、金石書法、美術、音樂與戲劇,在近現(xiàn)代中國文化史與佛教史影響深遠。

2025-10-28

澎湃新聞
?上一頁12345...292下一頁?

熱門文章排行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