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城市生活的成本和壓力增加,“逃離”從曾經的一種網絡調侃逐漸變成了現(xiàn)在一種更為普遍的社會心理狀態(tài)。
2025-01-15
澎湃新聞自從十八世紀英國大政治思想家柏克(Edmund Burke,1730-1797 )去世之后,如何評價這位同情美國革命,反對法國革命,抨擊英王濫權和英國對印殖民統(tǒng)治的哲人所留下的理論遺產
2025-01-14
澎湃新聞信任是構成人類文明的基石。隨著社會向數(shù)字化轉型,算法信任作為技術信任與人際信任融合的產物,適應了數(shù)字化轉型社會的需求,成為人工智能倫理研究中的關鍵議題。
2025-01-14
澎湃新聞筆者近日在丹麥訪學,當?shù)氐孛麏W胡斯(Aarhus)的讀音引起了我的興趣。不光如此,筆者還發(fā)現(xiàn)該地名在丹麥語中存在著Aarhus、?rhus兩種寫法的有趣現(xiàn)象。
2025-01-14
澎湃新聞1月12日,“魯王之寶——明朱檀墓珍藏”于山東博物館對外展出。作為山東博物館2025年度重磅展覽之一,展覽從“明初王府生活”的角度進行策劃,精選682件(套)文物,涵蓋金器、玉器…
2025-01-13
澎湃新聞在主論壇演講環(huán)節(jié),文化和旅游部產業(yè)發(fā)展司司長繆沐陽介紹說,“在研究2025年文化和旅游產業(yè)工作計劃時,我們提出了今年重點考慮的五個方面:消費、新業(yè)態(tài)、項目、企業(yè)、就業(yè)。
2025-01-13
澎湃新聞新書太難賣?原來,圖書出版行業(yè)進入了“頭部制勝”時代,超七成的新書沒有得到被推薦被發(fā)現(xiàn)被傳播的機會,新書只有28.59%的“被推薦”率。
2025-01-10
澎湃新聞《道咸宦海見聞錄》是清中后期最著名的自敘年譜,兼有官場筆記性質。作者張集馨進士出身,由玉堂翰林外放知府,歷任地方官近三十年。其作品寫盡道、咸、同三朝人情冷暖、政風鬼蜮,…
2025-01-10
澎湃新聞1975年,羅蘭巴特寫下短文《離開電影院》(En sortant du cinma),談論電影院影廳的黑暗,觀眾目光集中的放映屏幕
2025-01-10
澎湃新聞從位于吉薩的拖延已久的大埃及博物館,到日本大阪的世博會場館建設,到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院等,再到尼日利亞拉各斯喧鬧的、非歐洲風格的約魯巴文化中心,以及阿布扎比的扎耶德國家…
2025-01-09
澎湃新聞電影導演戈達爾在瑞士安樂死與臺灣地區(qū)女作家瓊瑤的離世都掀起熱烈討論,安樂死一再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有人贊成,有人反對,這反映了這個問題復雜的本質。
2025-01-08
澎湃新聞《咬文嚼字》編輯部公布2024年十大語文差錯。一、“制高點”誤為“至高點”。 人工智能技術突飛猛進,科技巨頭紛紛搶占行業(yè)制高點。不少報道把“制高點”誤寫成“至高點”。
2025-01-07
澎湃新聞八月的頤和園,不僅有無邊的荷塘景色,更有一場講述國寶守護的文物大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