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要吃湯圓,但倘若我們回到宋朝街巷中,卻是索買不到“湯圓”這種節(jié)日食品,因為當時歌樓酒壚里慣稱“圓子”“浮圓子”。
2024-02-24
澎湃新聞到2024年2月底,我拍北京地鐵上的讀書人就滿六年了。六年間,我遇見過無數(shù)個印象深刻的地鐵閱讀瞬間:反復遇到的書,反復遇到的人,反復遇到的同一個作者的不同作品
2024-02-23
澎湃新聞春節(jié)前夕,隨著上海博物館東館正式啟用,上博東館中國古代青銅館也率先進入試開放,為觀眾呈現(xiàn)海內外體系最完整的中國古代青銅器陳列。
2024-02-23
澎湃新聞位于新加坡河畔的亞洲文明博物館,講述了亞洲與全球文化的交流歷史。走進展館,除了展覽“馬尼拉大帆船——從亞洲到美洲”,印象最深的是展覽對“多元共存”和“文明交流”的強調?!?/p>
2024-02-22
澎湃新聞賞非遺,過大年,在非遺里尋找傳統(tǒng)文化,匯集全國21個省市的200余個優(yōu)選非遺項目的龍年非遺大集這些天仍在河北省香河縣國安第一城對外開放
2024-02-22
澎湃新聞當我們觀看一部由經典文學名著改編的戲劇或影視作品時,到底想要看什么?創(chuàng)作者改編這部名著又是想做什么?
2024-02-21
澎湃新聞陳曾壽(1878-1949),湖北浠水人,近現(xiàn)代著名詩人、詞人,與陳三立(1853-1937)、陳衍(1856-1937)并稱為“海內三陳”。
2024-02-21
澎湃新聞2023年8月,大英博物館發(fā)現(xiàn)館內發(fā)生文物失竊案件,一度成為文博界的熱點話題。據(jù)統(tǒng)計,博物館失竊文物數(shù)量約有2000件。
2024-02-21
澎湃新聞元宵將至,由中國非遺保護協(xié)會等主辦的龍年非遺大集在河北省香河縣國安第一城匯集了21個省市的200余個優(yōu)選非遺項目,從正月初一鳴鑼開市至今,將持續(xù)到正月十五。
2024-02-21
澎湃新聞藝術展“在海上”正在上海久事美術館對外展出,呈現(xiàn)顏文樑、林風眠、劉海粟等20余位長期生活于上海、致力于東西方融合的藝術家與設計師的60件佳作。
2024-02-18
澎湃新聞斯德哥爾摩當?shù)貢r間2025年10月9日13時(北京時間19時),瑞典學院宣布:匈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