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人物

余華的童年記憶:常常一個人待在太平間里睡午覺

也許是他早已習慣了醫(yī)生們對待生命的自然常態(tài),也許那時他還根本不理解生與死對人生究竟意味著什么,也許任何生命的軀體在他的眼里早已沒有什么秘密可言。

2017-06-03

文藝報

畢飛宇眼中的李敬澤:他本身就是一個奇葩

我的那本《看來看去或秘密交流》殘破不堪,到處都是我身體的壓痕。后來它被一個法國老頭帶到法國去了,天知道它現在又被誰帶到了哪里。這也印證了敬澤自己所說的:“物比人走得遠?!?/p>

2017-06-03

當代作家評論

阿來:我有很強烈的歸宿感,文學是我的精神宗教

我覺得我的歸宿感很強。一是我背后的山川土地,不管對這個族群文化怎么命名,我就是它的一部分;第二,我作為一個文學寫作者,我生活在這個語言當中,語言就是我的宗教,語言就是我…

2017-05-31

經濟觀察報

巧言令色、大言煌煌胡蘭成:壞也要壞透才偉大?

胡蘭成稱“兼任汪先生的機密秘書凡四年”,更是天大的瞎話。連他自己也承認,他從來沒有進入過秘書室。“汪先生有事叫我去,總在客廳里見?!?/p>

2017-05-31

中華讀書報

張愛玲欣賞楊絳,楊絳為什么瞧不起張愛玲

楊絳張愛玲從為人處事上看確有相似之處,只是,互相眼里的對方卻迥異殊同。

2017-05-31

冰川思想庫

曹文軒解讀兒童文學:孩子的故事是成年人的鏡子

我的兒童文學作品不僅孩子能看,成人也能看,而且據統(tǒng)計,閱讀我作品的有三分之一的讀者是成人。

2017-05-31

晶報

生之燦爛與死之遺韻——楊絳先生逝世周年祭

百余年的精神遺留,地地道道的讀書人。到今天,楊絳先生走了整整一年,卻不知仍活在多少人的心里。

2017-05-27

光明日報

“三寄小讀者”跨越60年:世紀老人與兒童的情誼

冰心和她跨越60年、寫于不同年代里寄小讀者的通訊一起,成為了一代又一代孩子“心靈上的朋友”。

2017-05-27

中華讀書報

蘇軾:文人畫的理論奠基人

歷史上,像蘇軾這種詩書畫都達到一流境界的大才子是屈指可數的,唯其如此,他也就責無旁貸地擔當起倡導融詩、書、畫為一體的文人畫的重任,并成為文人畫理論的奠基人。

2017-05-27

杭州日報

王蒙談紅樓夢:跨時代的文化心態(tài)

中國文化是有自己的特色,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隨意叫好,《紅樓夢》里有許多人物故事令我們懂得為什么既要傳承弘揚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還要追求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的轉化與創(chuàng)新性的…

2017-05-27

人民日報海外版

文學批評也有“自己的宇宙”——談李健吾文學批評的時代意義

回望當代中國文學批評走過的路,李健吾越來越成為一個不容忽略的存在。

2017-05-24

光明日報

一位國學大師究竟是怎樣煉成的?

啟功先生從文學發(fā)展的角度論述歷代詩歌之不同:“唐以前詩次第長,三唐氣壯脫口嚷,宋人句句出深思,元明以下全憑仿。”

2017-05-24

上觀新聞

白先勇:我愿用一切來換曹雪芹的靈氣

在白先勇眼里,曹雪芹的才華似乎如同蝴蝶薄翼上的圖案那樣靈動自然,“我愿用一切來換曹雪芹的靈氣,紅樓夢是中國千古第一書”。

2017-05-24

中國青年報

“如何成為一只閃閃發(fā)光的豬”:追念王小波

王小波作品目前由新經典文化琥珀工作室獨家出版。活動中,當大家朗讀起王小波作品片段時,對他的懷念顯得更莊重和富有誠意。

2017-05-21

北京日報

當代的文學批評為何不能讓人滿意?

中國作家對當下現實的直接表達,因為有著豐富的現實經驗作為參照,導致人們在閱讀中常常糾結于生活的真實,而游離了藝術的真實。

2017-05-18

中華讀書報

熱門文章排行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