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歷史

蓄發(fā)、黥面、偽裝:太平天國的身份標識與認同

2021年是太平天國金田起義170周年。

2021-03-16

澎湃新聞

不自覺的歷史:北大西洋上,永不獨行的你

我只是大難不死,卻因此成為英雄。我沒有什么英勇舉動。我只是費盡全力想救自己一命。

2021-03-15

澎湃新聞

呈現(xiàn)帝堯與陶寺文化,陶寺遺址博物館昨奠基

距今約4500~3900年的陶寺遺址,位于山西省襄汾縣陶寺村南,是新石器晚期龍山時代的大型聚落遺址。

2021-03-15

澎湃新聞

侍奉舅姑、更名換姓:明清時代的徽州贅婿

網上熱播的《贅婿》一劇落下帷幕,劇中郭麒麟飾演的寧毅,憑著自己的才能和人品,由一個受人歧視的贅婿逆襲為商界、政界翹楚。

2021-03-14

澎湃新聞

櫛風沐雨,四川新發(fā)現(xiàn)石窟寺121處

國家文物局近期組織開展了全國石窟寺專項調查工作,截止目前,共計完成4532處石窟寺及摩崖造像的現(xiàn)場調查工作,覆蓋了第三次全國不可移動文物普查資料的80.96 %,已完成1366份調查…

2021-03-12

澎湃新聞

百年來有過幾所“中山大學”?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為紀念這位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先后有多所大學被命名或更名為“中山大學”,以表敬仰。廣州中山大學(前身廣東大學)有段時間叫做“第一中山大學…

2021-03-12

澎湃新聞

先秦貴婦用什么化妝品?山西北白鵝考古揭謎團

近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聯(lián)合中國科學院大學考古學與人類學系的科研團隊對山西垣曲北白鵝墓地出土的微型銅盒內殘留物進行取樣分析,證實其應為高等級女性貴族盛放、儲存化妝品的容器…

2021-03-11

中國考古百年:從吳王子光戟等考古文物重看吳、楚、曾

在春秋風云中,吳、楚、隨(曾)三國演繹了諸多令后人難以忘懷的故事,無論是傳世文獻,還是出土文物,都印證了三國沙場角逐的復雜場面。近期,正在蘇州吳中博物館展出的“穆穆曾侯…

2021-03-11

澎湃新聞

華北協(xié)和女子大學:被遺忘的中國第一所女子大學

早在19世紀30年代,教會學校就已經在中國的土地上出現(xiàn),但教會學校的快速發(fā)展是在鴉片戰(zhàn)爭特別是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之后,因為此時清政府和西方列強簽訂的眾多條約為其提供了合法保障?!?/p>

2021-03-11

澎湃新聞

抗戰(zhàn)前中國訂購12門德國要塞炮的“奇幻漂流”

如果說有這么一批12門火炮,先后被6個國家擁有,在抗日戰(zhàn)爭、太平洋戰(zhàn)爭、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歐洲戰(zhàn)場乃至美蘇冷戰(zhàn)中都發(fā)揮過作用,而且還有1門一直保留到今天,這個故事聽起來恐怕令人…

2021-03-09

澎湃新聞

中國考古百年:20年多前的虎溪山一號漢墓發(fā)掘往事

位于湖南省沅陵縣城關鎮(zhèn)西的虎溪山一號漢墓該墓是繼長沙馬王堆漢墓后,湖南地區(qū)第二座未被盜掘的王侯墓,是湖南西漢考古的又一重要發(fā)現(xiàn)。

2021-03-09

澎湃新聞

漆永祥談乾嘉考據學的得失

漆永祥像 章靜繪有清一代之學,乾嘉考據最具特色。然而,清末以來一直飽受批評,甚至曾為清亡背鍋。最近幾十年,學術界對于乾嘉考據學的看法有了變化。

2021-03-08

澎湃新聞

四川安岳石窟發(fā)現(xiàn)首例五代仿木斗栱佛殿

澎湃新聞獲悉,近日,在四川安岳縣一處有“廣政”(938年-965年)題記的整體開鑿的石窟群中,一座高1.6米的石雕仿木佛殿建筑被清理發(fā)現(xiàn)。

2021-03-08

澎湃新聞

從新砦遺址試掘,憶趙芝荃先生的夏文化探索

考古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趙芝荃(1928 -2016年)先生于1959年開始擔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工作隊首任隊長,1983年擔任偃師商城考古隊首任隊長。

2021-03-06

1918大流感的“幸運”往事

由“黑死病”到1918大流感,再到今日新冠肺炎,不論瘟疫的病原、流行地域以及危害如何,常識與同情本能使我們產生瘟疫、瘟疫流行地以及瘟疫包裹的眾生實屬不幸的共同感受。

2021-03-03

澎湃新聞

熱門文章排行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