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應(yīng)請求姑母允許他同李靜去逛公園。姑母已有允意,而李靜不肯去。因為李靜已與她姑母商定一切,李靜主張是:寧可嫁老張不叫叔父死;對于王德,只好犧牲。趙姑母的意見是:兒女不能有絲毫的自私,所謂兒女的愛情就是對于父母盡責(zé)。李靜不能嫁王德,因為他們現(xiàn)在住在一處,何況又住在自己的家里。設(shè)若結(jié)婚,人家一定說他們是“先有后嫁”,是謂有辱家風(fēng)。老張雖老丑,可是嫁漢之目的,本在穿衣吃飯,此外復(fù)何求!況且嫁老張可以救活叔父,載之史傳,足以不朽!……
有我們孔夫子活著,對于趙姑母也要說:“賢哉婦人!”我們周公在趙姑母的夢里也得伸出大指夸道:“賢哉趙姑母!”何況李靜!
李靜要是和王德逃跑了,不但她,就是他也不用再想在我們禮教之邦活著了。與其入張氏地獄(在第十八層地獄的西南邊),受老張一個人的虐待,還比受社會上人人的指罵強!她是入過學(xué)堂的,似乎明白一些道理,新道理;新道理自然是打破舊禮教的大炮??墒撬氲氖嵌Y教之邦的學(xué)堂,念國文,地理,已經(jīng)是洪水猛獸般可怕,還于國文,地理之外講新道理?果然她于國文,地理之外而明白一些新事新理,以至于大膽的和王德跑了,那新教育的死刑早已宣告,就是國文,地理也沒地方去念了!幸而李靜聰明,對于國文,地理而外,一點別的也不求知;幸而禮教之邦的教育家明白大體,除了國文,地理等教科書外,一點有違大道的事情也不教!
洋人化的中國人說,李靜之下地獄,是新教育被趙姑母戰(zhàn)敗的證據(jù)。不對!新教育何曾向趙姑母擺過陣!
趙姑母親自見了老張,立了婚約,換回她兄弟的借券。她心里歡喜異常,一塊石頭可落了地!兒女大事,作長輩的算盡了責(zé)。
趙姑母又順便去看王德的母親,因為李靜的叔父與王德的父親曾商議過他們兒女的婚事。兩位老婦人見面,談的哭完了笑,笑完了哭,好不親熱!趙姑母怨自己管束李靜不嚴(yán);王老太太怪自己的兒子沒出息,主張趕快給王德定個鄉(xiāng)下姑娘以收斂他的野性。王太太留趙太太吃晚飯,趙太太一唱三嘆的傷世道不良,男女亂鬧。王太太旁征博引,為趙太太的理論下注解與佐證。越說越投緣,越親熱,不由的當(dāng)時兩位太太拜為干姊妹。趙姐姐臨走,王妹妹無以為贈,狠心的把預(yù)備孵雞的大黃油雞卵送給趙姐姐十個。趙姐姐謙謝不遑,從衣袋中掏出戴了三十二年的一個銀指箍作為回敬。這樣難舍難分的灑淚而別。
王德的父親經(jīng)他夫人的教訓(xùn),自己也笑自己的荒唐,于是再也不到李老人那里去。趙姑父依舊笑著向李靜說:“姑娘!可有婆婆家了!”
老張得意極了!臉仰的更高了,笑的時候更少了,——因為高興!
喜到皆雙!老張又代理北郊自治會會長了!因為老張強迫龍樹古給孫八正式的婚書,龍樹古甘心把會長叫老張代理,以備正式辭職后,老張可以實任。而老張也真的答應(yīng)龍樹古的要求。
“凡公事之有納入私事范圍內(nèi)之可能者,以私事對待之。”這是老張的政治哲學(xué)。
喜到皆三!老張院中的杏樹,開了幾朵并蒂花。老張樂的居然寫了一首七言絕句:“每年累萬結(jié)紅杏,今歲花開竟孿生。設(shè)若啼鶯枝上跳,磚頭打去不留情!”老張喜極了,也忙極了。光陰不管人們的事,一個勁低著頭往前走,老張甚至于覺得時間不夠用了,于是請教員,自己不能兼顧校務(wù)了。
春暖花開,妙峰山,蓮花頂,臥佛寺……照例的香會熱鬧起來。褚大求老張寫傳單,以示對于金頂娘娘的信誠。于是老張在褚大拿來的黃毛邊紙上,除了“妙峰山,金頂娘娘真靈。信士褚大虔誠”之外,又加了兩句,“德勝汛官商小學(xué)聘請教員,薪資面議?!瘪掖罂戳丝醇埳夏敲炊嘧郑睦镎f:“越多越討娘娘的歡心!”于是千謝萬謝的拿到街上黏貼。
自廣告黏出去以后,十來個師范畢業(yè)生,因為不認(rèn)識學(xué)務(wù)委員和有勢力的校長而找不到事作,來到老張那里磋商條件,有的希望過奢,條件議不妥;有的真熱心服務(wù)不計較金錢,可是不忍看學(xué)生們那樣受罪,于是教了三天告辭回家。最后一位先生來自山東算是留長遠了。老張送給那位先生一年三十塊錢。曠工一天扣洋二角。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