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說青年運動

蔡元培談教育 作者:蔡元培


青年是求學的時期,青年運動,是指青年于求學以外,更為貢獻于社會的運動。這種運動有兩類:一是普通的;一是非常的。

普通的運動,如于夜間及星期日辦理民眾學校,于假期中盡有益社會之義務(wù),如中央黨部所列舉的“識字運動”“造林運動”等。這種運動,不但時間上無礙于學業(yè),而經(jīng)驗上且可為學業(yè)的印證,于青年實為有益。

非常的運動,如“五四”及“三一八”等,完全為愛國心所驅(qū)迫,雖犧牲學業(yè),亦有所不顧,這是萬不得已而為之的。

青年的學業(yè),為將來事業(yè)的準備,目前犧牲了一分學業(yè),將來事業(yè)上,不知要受多少損失。孫中山先生所以能創(chuàng)立主義,率導革命,固仗天才,亦憑學力。我們讀《孫文學說》《建國方略》與《三民主義》的演講等,很可推見他博學而深思?,F(xiàn)在我們襲孫先生的余蔭,想把極應(yīng)建設(shè)的事業(yè),刻期實現(xiàn),很覺得有點困難。這完全是由于人才不夠,就是因為我們這一輩人在青年時代,大半沒有切切實實的用功,現(xiàn)在就想補習,也來不及了。一個人成為廢物,還是小事,把全民族的事業(yè)耽誤了,關(guān)系何等重大。既往不咎,來日大難,將來的事業(yè),全靠現(xiàn)代青年去擔任。一般青年,若不以前一輩人為前車之鑒,而仍舊不肯好好地求學,到將來擔任事業(yè)的時候,也同我們一樣的無能。那時候國際情形,比現(xiàn)在還要緊張,怕的中華民族,真的陷于萬劫不復之地位了。

學業(yè)既這樣重要,所以非有關(guān)于國族存亡的大問題,斷乎不值得犧牲的。若是為小小問題,如與一二教員傷了感情,或為學校改換名稱,要增加經(jīng)費或校舍等,就認為運動的題目,因而罷課游行,甚至毀物毆人,都所不惜,這就完全失了青年運動的本義了。愿現(xiàn)代青年注意!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tefanvlieg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