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目格物窮理。理字始見道家莊周書,佛家亦承用。華嚴宗更重此理字。宋之道學又稱理學。朱子謂盈天地宇宙大自然僅一氣,氣中即見理。司馬遷言:“明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天人古今皆一氣,各有分際。人道非即是天道,故有際。今之道亦異于古之道,故有變。理即于此見。俗語道理二字連言,不再分別。
盈天地有萬物之分,貫古今有萬事之別。朱子注《大學》言:“物,猶事也。”格物窮理乃即萬事萬物以窮究其分際之理,而道自明,如是則求知自亦為學中一事。司馬遷所謂明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亦即朱子之所謂格物窮理。故行必兼知,而知必成行,兩者和合為一,始是學。西方人學重知,次及技巧,雖亦千變?nèi)f化,然只人生中一部分事。中國人為學,則務求會通人生全體,此又其異。
近人以朱子言格物窮理謂近西方科學精神,此則亦當辨。西方科學重在自然物上,由此發(fā)明出種種技巧,供人利用,而或有大違背于人道。如最近之核子武器是矣。朱子格物窮理,則以人生大道為出發(fā),為歸極。故西方之學知有理而無道,中國人為學則窮理即以明道。讀《近思錄》者,自首迄尾,順序讀之自知。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