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城市社區(qū)科普功能職責研究…
02夜間城市活力提升研究:以…
03河南省煤炭資源型城市綠色…
04局部調整共識決策理論及應…
05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人文旅游資…
06番爿來批
07世界僑情藍皮書:世界僑情…
08創(chuàng)客精神與知識工作者創(chuàng)新…
09古文今觀(全三冊)
10五水共治倫理治理研究
郎勁松,王曉暉 著
本書系由中國傳媒大學IP跨界傳播研究中心主持編纂的行業(yè)發(fā)展觀察報告。主要聚…
可購
朱益姝 著
《意大利大眾傳媒與文化》是目前國內屈指可數(shù)的專門研究意大利大眾傳媒與文化…
【澳】史蒂文·馬拉什 著,丁方舟 譯
新聞客觀性是媒介、傳播與新聞研究領域中的焦點話題,也是更深層次的歷史學和…
荊學民 著
本輯所刊論文以2021年5月15日在中國傳媒大學成功舉辦的“第四屆中國…
王兵兵 著
20世紀興起與繁榮的結構主義理論,開啟了一個具有理性精神、科學精神的文學藝…
劉礪兵 著
在對刑事訴訟法的相關制度和實踐運行進行考察的過程中,審判機關對于提起公訴…
孟子厚 仝欣 牛歡 著
本書系統(tǒng)性論述了在雙耳聽覺和空間聲感知領域里作者團隊近二十年來的研究成果…
凱瑟琳娜·劉 著
本書是一本站在工人階級立場批判美國專業(yè)管理階級,且具備社會主義精神的美國…
成越洋 編
《中國主持傳播研究》是目前國內唯一的主持傳播研究專業(yè)集刊,以“…
王斌
《互聯(lián)網新聞學》系統(tǒng)考察了新聞學的核心議題在新媒體時代的變與不變,在厘清…
馮德兵
本書依托會話分析、批評話語分析、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等話語研究方法,全面系統(tǒng)地…
中國科協(xié)
《中國科技期刊傳播力報告(2022)》首次從傳播力角度在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及…
杜駿飛
《數(shù)字交往論》作為“傳播人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是杜駿飛…
劉麗 著
書稿從清初敘事詩的視角出發(fā),對明清易代期間的社會歷史進行詳細的梳理與解讀…
程國賦 著
本書在系統(tǒng)爬梳小說正文、序跋、凡例、識語、筆記、正史、評點等涉及小說命名…
凌梅生 著
.
趙庶洋著
唐人張鷟所撰筆記《朝野僉載》記錄南北朝至隋唐時期的朝野佚聞,尤多高宗、武…
趙家祥
本書選自趙家祥教授在《人民日報》等公開發(fā)表的理論文章、學術論文,包括《讀…
陳先達 著
本書精選了陳先達教授近年來發(fā)表的學術文章,涵蓋哲學、歷史、文化等領域,包…
王仲犖
王仲犖(1913-1986),浙江余姚人,著名歷史學家。在魏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
梁漱溟 著,梁欽元 整理
梁漱溟先生1923年下半年至1924年上半年在北大哲學系開設“孔家思想…
秦博著
張志鶴 著,張劍容 編
張志鶴一生致力于浦東及上海地方事業(yè),尤其于教育及同鄉(xiāng)會上貢獻最多,他與黃…
金鴻鈞著
金鴻鈞先生是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畫系花鳥畫室主任、中國文聯(lián)牡丹書畫藝…
林蔚麗著
在歷代留下的浩如煙海的琴學文獻著作中,琴曲是非常重要的音樂曲譜遺存,總共…
本書編寫組
《經典背后》分上、下兩冊分別對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和馬克思、恩格斯、列寧…
蔣寅 著
本書接續(xù)《古典詩學的現(xiàn)代詮釋》的研究,除繼續(xù)關注詩美概念,如“…
作者在多年研究古典詩歌的經驗和知識積累基礎上,選擇“象&rdq…
朱偉
本書以筆記的形式,對中國飲食文化的基本要素以及各地的風味飲食做考證和詮釋…
顧頡剛 著,顧潮 編著
《顧頡剛全集(附補遺、年譜)》收入顧頡剛先生所著《顧頡剛古史論文集》《顧…
鄭永廷
暫缺簡介...
林漢達
本書是林漢達先生新編中國歷史故事代表作之一。從周平王遷都洛邑寫起,到秦始…
本書緊接著《林漢達東周列國故事新編》,是林漢達先生新編中國歷史故事代表作…
周重林
《宋茶:風雅與腔調》選取宋代范仲淹、歐陽修、蔡襄、蘇軾、宋徽宗、審安老人…
【美】曼弗雷德·弗林斯編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舍勒被聘為科隆社會科學研究所所長,隨后又被聘…
連麗如
《評書三國演義》(七),主題為《劉備進川》,共三十回。從奪船避箭起,到計…
孫慧欣
大連大學孫惠欣教授所著《朝鮮古代漢文小說中的中國文化因素研究》一書采用接…
吳淑玲 著
一條條驛路就是一條條唐詩傳播之路,發(fā)達的驛傳體系在很大程度上支撐并推動了…
趙建軍
本書研究中古美學吸攝、改造佛學般若智慧,從而在文化開放格局下實現(xiàn)美學復興…
釋清仁 主編
本書精選有代表性的28個維度,如毛澤東求學時為何被稱為“毛奇”?毛澤東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