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成題開先寺壁云:“中丞不解了公事,到處看山復(fù)尋寺。尚為妻孥守俸錢,至今未得休官去。三月開花兩度來,寺僧倦客門未開。山靈似嫌俗士駕,溪風(fēng)攔路吹人回。君不見富貴中人如中酒,折腰解酲須五斗。未妨適意山水間,浮名于我亦何有。”余每諷此詩,棖觸不少。
金明昌有七?。阂辉弧皟?nèi)府葫蘆印”,二曰“群玉秘珍”,三曰“明昌寶玩”,四曰“明昌御覽”,五曰“御府寶繪”,六曰“明昌中秘”,七曰“明昌御府”。又宋宣和天水雙龍印,有方圓二樣,法書用圓,名畫用方。宣和、明昌二帝題簽,法書用墨,名畫用泥金。又宋高宗御府手卷畫前上白引縫間用乾卦圓印,其下用“希世藏”方印,畫卷盡處下方用“紹興”二字印,墨跡不用卷上合縫卦印,止用其下“希世”小印,其后仍用“紹興”小璽。見秀水汪玉水《珊瑚網(wǎng)》。
曩于京師擬同阮亭尚書選古今二十五家詩,為曹子建、阮嗣宗、陶淵明、謝康樂、玄暉、陳伯玉、張子壽、王摩詰、孟浩然、杜子美、李太白、韓退之、韋蘇州、柳子厚、蘇子瞻、黃魯直、陸放翁、元遺山、高季迪、何大復(fù)、徐昌轂、高蘇門、皇甫子安、子循、郟繼之,惜未能卒業(yè)。
《晉書·徐邈傳》云:“豫章太守范寧,欲遣十五議曹下屬城采求風(fēng)政,并吏假還,訊問官長得失。邈與寧書曰:‘知足下遣十五議曹各之一縣,又吏假歸,白所聞見,誠是留心百姓,故廣其視聽。吾謂勸導(dǎo)以實不以文,足下日昃省覽,庶事無滯,則吏慎其負而人聽不惑,豈須邑至里詣,飾其游聲哉?非徒不足致益,乃是蠶漁之所資,又不可縱小吏為耳日也。自古以來欲為左右耳目者無非小人,皆先因小忠而成其大不忠,藉小信而成其大不信,遂使君子道消,善人輿尸,前史所書,可謂遠識。況大丈夫而不能免此乎?”此論深得大體,余所服膺,然伺察之風(fēng)不可開,而壅蔽之害亦宜去。必也公聽并觀,如舜之明目達聰,乃為善治耳。
先文康起家陽曲令,常云:“前生不善,今生知縣;前生作惡,知縣附郭;惡貫滿盈,附郭省城。”雖雅謔,亦官箴也。白樂天《有感》詩云:“莫養(yǎng)瘦馬駒,莫教小妓女。后事在目前,不信君看取。馬肥快行走,妓長能歌舞。三年五歲間,已閣換一主。借問新舊主,誰樂誰辛苦。請君大帶上,把筆書此語。”俗稱揚州養(yǎng)女者為養(yǎng)瘦馬,當本諸此。
李崆峒、康對山身后皆遭發(fā)掘之慘。李墓在禹州大陽山,順治間被發(fā),為盧龍韓子新收葬??的乖谖涔?,數(shù)年前亦被發(fā)。形已消化,而雙目炯炯如生,與陳武帝須生白骨大相類。余有詩紀其事。
邵青門長蘅云:“詠物詩最難,即少陵詠物亦非至處。”余云詠物有二種:一種刻畫,如畫家李小將軍,則李義山、鄭谷、曹唐諸人是也;一種寫意,工者頗多,要以少陵為正宗。必如青門言詠物非少陵至處,豈《房兵曹馬》、《蕃劍》、《螢火》諸什猶有所不足乎?青門又云:“《畫鷹》一首,句句是畫鷹。杜之佳處不在此。所謂詩不必太貼切也?!庇嘤诖讼乱晦D(zhuǎn)語,當在切與不切之間。偶記元明人數(shù)詩,清麗可喜,附錄于后。
虞道園《蛾眉豆種》:
種豆南山憶故鄉(xiāng),蛾眉分種喜封囊。
底須飛鵠能銜子,來許蹲鴟共瀹湯。
玉碗茶香分瑟瑟,瑛盤櫻顆間煌煌。
燃箕煮釜催詩句,更約鄰翁共佛珠。
王秋硐《瓦甒》:
老雨崩崖為爾開,野人攜贈入蕓齋。
埏陶有意存三代,奠獻曾經(jīng)備兩階。
上擁圓吭蹲野鶴,中橫皤腹怒池蛙。
釣深免汝居危地,時插秋香慰老懷。
《糟魚》:
霜刀截斷玉腴芳,暖貯銀罌釀粉漿。
錦尾帶赪傳內(nèi)品,金盤堆雪喜初嘗。
解醒未減黃柑美,雋味能欺紫蟹香。
一箸厭馀成醉臥,夢橫滄海聽鳴榔。
江右董蘿石《豆芽》:
蕪蔞亭后得褒封,金甲銀鉤奪化工。
濾盡宿泉冰有骨,種成深盎土無功。
秋涵素質(zhì)瓊絲脆,水泛殘衣黛粒空。
野蔌紛紛登俎豆,憑誰為薦玉玲瓏。
萬茂先《黃牡丹》:
石欄行處亂聞香,紅紫光中別有妝。
側(cè)面檀痕搖翡翠,重樓瓦色照鴛鴦。
鄧通鼓棹臨花陣,豪客輕衫過粉墻。
金帶圍開清賞后,廣陵嘉事屬姚黃。
淺碧深紅處處逢,青皇何意漏秋容。
鶯身近戶光相照,蝶翅驚丸蠟自封。
影伴轂城憐石瘦,愁連古磧覺沙濃。
遙知九錫東風(fēng)候,獨立宣麻近九重。
三千隊里斗春暉,獨洗閑妝見自稀。
步月故披君后服,行春偷著圣人衣。
野花過蝶風(fēng)深淺,斗酒聽鸝色是非。
為里為裳君莫問,六宮齊拜上皇妃。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