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奧爾格齊美爾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著名的德國學者,作為現(xiàn)代社會學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著述廣泛涉及社會學、哲學、文化學等諸多領域。
2024-04-30
漢武帝以后,因為政治風氣的巨大變動,游俠一類的人物越來越和高層政治疏離。戰(zhàn)國時曾經(jīng)左右天下局面的游士和俠客,現(xiàn)在只能退回地方鄉(xiāng)里,在基層社會中扮演要害角色。
2024-04-29
經(jīng)驗派與唯理派各自的問題說明,每天都在發(fā)生的人的認識活動并不是一件容易解釋的事情,在雙方理論都遇到了瓶頸之后,德國哲學家伊曼努爾康德的出現(xiàn)徹底打破了這種局面。
2024-04-29
在《康德與現(xiàn)代政治哲學》一書中,當代英語世界著名的康德研究學者、倫敦政經(jīng)學院政治理論教授卡特琳弗利克舒探討了康德的政治思想與當代政治哲學的主要議題和問題的相關性。
2024-04-29
《從仆從到專家:音樂特權、財產(chǎn)和法國大革命》一書2022年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本書的核心概念借用了霍華德貝克的“藝術世界”概念描述18世紀巴黎音樂生產(chǎn)的世界,追溯了18世紀這…
2024-04-27
南加州大學安納伯格分校的教授凱特克勞福德是微軟研究院研究員、紐約大學 AI Now研究所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她的研究重點是在更廣泛的歷史、政治、勞工和環(huán)境背景下理解機器學習和人工智…
2024-04-24
知識化是明代宦官全面參政的前提和條件,也是明代中央決策系統(tǒng)“以內(nèi)制外”權力結構的基本保障。明代宦官的知識化,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是儒士的自宮或被強行閹割入宮,二是設內(nèi)書堂…
2024-04-22
京畿百姓的自宮及閹割幼童、在戰(zhàn)爭中擄掠的幼童。在自宮者中,自然也不乏落第文人及知識青少年。如弘治時的《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一書運用大量的文獻、考古材料,并結合西方宗教學研究的成果,對中國古代,尤其是漢代及其以前的中國民間信仰狀況進行了細致的分梳和辨析,追…
2024-04-21
諸葛亮在劉備集團里的地位和作用,以劉備之死和托孤為契機,可以分為前后兩個階段。劉備在世之時,諸葛亮是政治方面的主要參謀;軍事方面,則全由劉備決策,諸葛亮很少參加意見,更…
2024-04-20
在世人看來,建筑是反時間的,一成不變。當代城市中有太多這樣的建筑,拒絕融入城市肌理,與周邊環(huán)境格格不入,意圖成為自己的紀念碑。
2024-04-20
幾千年前的古希臘神話是如何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中被重新講述和重新解釋的呢?在…